次日清晨,太阳尚未升起,刘问便从床上起来了。
他从房间走出,准备去叫那十名农家精英,却发现他们早已清醒齐聚在院落之中。
不愧是农家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早起早已成为了习惯,即便是在最寒冷的化雪之时。
刘问走向他们,农家精英们齐声叫了一声老大。
刘问点了点头,随便指了一个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面容憨厚,笑着回答道:“老大,我叫大牛。”
“行,那你以后便是他们的老大,昨日那些土豆现在在何处?”刘问让大牛当了老大,便问道昨日他们提的土豆在何处。
任何一个团体都需要一个领头的,不然这个群体很难团结在一起,就算这个领头能力不够,那日后换一个便是。
大牛从客房中将那些黑乎乎的土豆提了出来,就连土豆上的泥土都尚未清洗。
刘问走过去将土豆拿起,丝毫不介意土豆上的泥土。
他仔细观察着这些土豆,一条接着一条的信息在刘问的脑子中浮过。
这边是农耕之术的好处,辨认这些农作物对于刘问来说是轻而易举。
这土豆就算是放在现代也是上佳之物,外皮薄且紧实,皮上麻点也很少。
刘问大为高兴。
这样的土豆种下去,如果悉心培育的话,亩产达到三十石也不是不可能。
亩产三十石在如今的明朝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如今明朝能力强的农户种植的土地,最多也不过两三石,而且一年收成一次。
而土豆一年可成熟两次,若是配合温室大棚,提高土豆的成熟周期也不是不可。
刘问兴奋的拿起土豆,对着大牛他们说道:“你们跟我来。”
说完便向后院走去,大牛十人急忙跟上。
到了后院田地上,刘问拿着土豆对起土豆对大牛他们说道:“你们先在这亩地上把土豆给种上,先看看种一轮能否达到三十石。”
大牛走到田地上捏起一点土搓了搓,又放到嘴中尝了一下。
“土地还算是肥沃,就是有点偏酸,一轮三十石可能需要改善一下土壤。”大牛说道。
果然还得是专业人士,就算是刘问有农耕之术辅助,但也无法做到大牛这番判断。
“这片地就交给你们了,需要什么给我说就是了,还有那边那个温室大棚,你们也可以看着改善一番。”刘问说道。
他反正就准备当一个甩手掌柜了。
有大牛他们这种专业人才在这,为何不用?
大牛听刘问这番话,也是说道:“老大,其他的倒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我们没有农具,也没有改善土地和大棚的材料,你看是不是给我们一点银两置办一下。”
刘问一愣,这倒是他忽略掉了。
没有武器的士兵在战场上能杀敌吗?
“没问题,银两都是小事。”刘问一边说着,一边朝自己的兜里掏去。
他摸索了一会儿,从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五百两银票。
随后他看向大牛,大牛也看向他,两人大眼瞪小眼就这样瞪了十息时间。
刘问尴尬的说道:“这五百里你先拿去用着,后面的没有了在管我要,银两之事不需要你们担心。”
大牛结果银两应了一声是,便招呼着众人去买农具去了。
刘问叹了一口气,突然开始想念起他的朱叔了。
朱叔说这两日便会将三万两银两送来,也不知什么时候能送来。
......
朱元璋正在东宫批阅奏折,突然就打了一个喷嚏。
莫不是天气寒冷使得他也有些感冒了?
朱元璋也没有太过在意,便继续批改奏折了。
不一会儿,户部尚书徐铎从外面走进来。
“参见陛下。”徐铎进门便向朱元璋行礼说道。
“徐爱卿免礼,找咱何事?”朱元璋看着奏折头也不抬的问道。
“陛下,前日你叫我从国库提的三万两白银可否用大明宝钞代替?”徐铎询问道。
朱元璋听此言,考虑了一下便点头答应了。
在他的眼中,大明宝钞与那真金白银在消费上没有任何区别。
但白银用了那便没了,而大明宝钞用了他还可以再印。
谁让他是皇帝呢?
“可以,那便用大明宝钞吧,你去将宝钞给咱拿过来便是。”朱元璋淡淡的说道。
徐铎应了一声是,便退下了。
大明宝钞是朱元璋最得意的作品,在他眼中,大明宝钞已经可以完全替代银票,到了人人皆可用的地步。
问儿拿到这些钱应该会很高兴吧?
朱元璋心中想到。
一想起刘问,朱元璋的嘴角也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明日便给他送过去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