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面色一紧。
“可是扶苏那边有了消息?”
赵高点了点头。
“陛下圣明。”
“刘璇传回消息,不孝子扶苏与将军蒙恬百般推辞,拒不领诏。”
“蒙恬甚至还劝说扶苏发兵南下,兵围咸阳城。”
胡亥大惊失色:“什么!”
“夫子,这可怎么办?”
“就算这几个月朕连连调兵,咸阳大营内却也仅有十余万兵马。”
“但蒙恬手下可是有着三十万大军的。”
“万一蒙恬和扶苏果真南下了,那朕……”
大秦百万雄师,三成在蒙恬手里,五成在任嚣手里,剩下两成分布在大秦各地。
如今任嚣已经切断了和大秦之间的联系,拒不领诏。
胡亥就算再怎么调集兵马,短时间内最多也只能汇聚起二十万兵马而已。
一想到扶苏南下的后果,胡亥圆墩墩的脸便是一片煞白。
远远看去,简直就是一块白面大饼!
赵高温声道:“陛下放心。”
“刘璇也是经年的老宦官了,自然明白该如何做事。”
“在打听到扶苏和蒙恬欲要造反之后,刘璇便买通了扶苏府上的数名仆从。”
“待蒙恬登门与扶苏密谋之际,仆从反锁了书房房门,又引燃了书房,更拦住了来救火的士卒。”
“一把大火,已经将扶苏和蒙恬全都烧成了焦炭!”
胡亥有些紧张的看着赵高:“大兄他真被烧焦了?”
赵高笑而颔首:“陛下放心,扶苏确实被烧焦了。”
“非但扶苏,蒙恬也已经被烧焦了。”
“二人的焦尸已在路上,算算时间,再有旬日便能送到咸阳城了。”
“且王离也已经接掌了九原大营的三十万兵马。”
“大势已定!”
胡亥终于彻底放下心来。
“烧焦了就好。”
“朕的大兄被烧焦了,朕就能放心了。”
“那蒙恬果真是个不忠之臣。”
“朕让他死,他老老实实的去死便是了,为何还要想着发兵南下!”
也就是嬴政此刻没有旅行到胡亥身边。
否则听到这话,嬴政哪怕是冒着暴露的风险都得跳起来抽胡亥两个大耳刮子。
你大哥被烧成焦炭了你就那么高兴?
事实证明,胡亥真的特别高兴。
甚至比将年次改为秦二世更令他高兴!
胡亥兴奋的叮嘱道:“夫子,刘璇此番立下了大功。”
“定要重重赏赐于他才是!”
然而赵高却是眼眸一阖:“微臣以为,重赏刘璇的家眷便是了。”
迎着胡亥不解的目光,赵高低声解释。
“扶苏被杀,是先帝下的旨意,是刘璇传的诏书。”
“此事与陛下没有半点关系。”
“若陛下重赏刘璇,天下人又岂会相信此事与陛下无关?”
“但若不赏刘璇,刘璇又定会倍感委屈,进而与陛下离心离德。”
“故而,这刘璇还是在回返咸阳城的路上遭逢意外而死为好。”
“而陛下感念先帝旧臣不幸遇难,重赏其家眷,更能显陛下恩典!”
胡亥的目光从一开始的不解,变成惊愕,最终变成浓浓的崇拜。
“夫子,大才!”
“朕将那些政务交给夫子处理,果然是对的。”
“夫子不愧是夫子啊!”
这么背地阴损,表面却光明伟岸的法子,朕怎么就想不到呢?
赵高笑呵呵的拱手道:“陛下谬赞。”
“微臣之才,便是陛下之才。”
“微臣定当尽心竭力相助陛下。”
胡亥满意点头:“既如此,此事便交给夫子了。”
赵高嘴角微翘:“陛下放心。”
“微臣定会好生‘操办’刘璇的葬礼!”
刘璇也是昔日备受嬴政重视的宦官。
昔日嬴政离世之刻,身边仅有五名宦官,赵高与刘璇便是其中之二。
像刘璇这等掌握着赵高巨大把柄的人,还是早死为好。
伸了个懒腰,胡亥开心的问道:“这下朕可以去狩猎了吧?”
赵高却摇了摇头:“还有一事需要陛下决断。”
胡亥不禁皱眉:“怎么还有事啊?”
“又是什么事?”
赵高缓声道:“据线报所禀,子婴殿下在骊山陵中研造出了一物,名为水泥。”
“此物能大大加快修筑建筑的速度,且成本低廉。”
“子婴殿下研究出此物后,免费将制作方法赠与将作少府。”
“并在大庭广众之下宣称,此举是为了能让徭役们早些回家。”
胡亥来了精神:“那水泥果真如此神奇?”
赵高点了点头:“如今将作少府已经开始大肆使用水泥。”
“据线报所禀,确实十分神奇。”
“往日里需要一个月方才能修筑完毕的工程,现在只需要五六天即可完工。”
胡亥欣喜道:“子婴兄还有这般本事呢?”
“怪不得子婴兄昔日每每都在长安殿不出门,原来是在研究匠艺。”
“此事,甚善啊!”
赵高:???
你还挺高兴的?
本官是想培养一个昏君出来。
但最后怎么培养成了一个废物!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