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帝国时代
第七章 军制(旧版)

大秦太守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山西,大同府,阳和卫。

自从刘铮在占领阳和口起兵之后,就迅速花光了在漠南蒙古劫掠中所获得的1680点战争点全部用于兑换全幅武装的士兵,其中骑兵直接兑换了62名,除去战马以外,每名骑兵消耗十点战争点即可,将麾下的系统骑兵补充到了100人。

而其余的1060战争点则是用来兑换出了100名补兵,其中每名补兵配置一套铠甲,一柄战刀,一把三石长弓和一壶羽箭,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随即就带着这两百名系统士兵,以及在阳和口招降的75名士兵,总计275人迅速占领了兵力空虚的阳和卫和高山卫。

进而在占领的两卫中征召了近两千名士兵,并以绝对的战力优势击败了前来围剿自己的大同总兵姜瓖部三千人,暂时在大同府站稳了脚跟。

但刘铮知道,这都是暂时的,他的时间并不多,毕竟京师还有十万部队戍守在北京,如果崇祯有那个魄力派出两万大军围剿自己的话,自己不一定能够守住现在的地盘。

因此,在击败姜瓖所部后,刘铮在整个阳和卫和高山卫征召新兵5000人,并在军队扩充后进行了重新编制,以便于更好地管理,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

其主要结合当下明军的军制略作修改来进行整编,步兵从上到下依次为:营、部、司、局、旗、队序列编制(参考戚继光的蓟镇陆军编制)。

其中,以12人为一队,每队设队正和副队正各1人,队正和副队正直接从有经验的老兵中选拔而出;

每3队为一旗,每旗设旗总、副旗总各1人,旗总为系统士兵,副旗总则同样从有经验的老兵中选拔而出,每旗官兵38人;

每3旗为一局,每局设百总、副百总各1人,百总为系统士兵,副百总则是从投降的军官中择其优者,加上百总直辖官兵10人,每局官兵126人;

每3局为一司,每司设把总、副把总各1人,把总和副把总或为兑换系统士兵是自动生成的低级军官,或为从投降的军官中择其优者,加上把总直辖官兵30人,全司官兵410人;

每3司为一部,每部设千总1人、副千总2人,千总和副千总或为兑换系统士兵是自动生成的百夫长,或为从投降的军官中择其优者,加上千总直辖官兵100人,每部官兵1333人;

每3部为一营,设游击1人、副游击2人,加上游击直辖官兵200人,每营官兵4202人。

而骑兵的编制则相对简单,基本都是每名系统出身骑兵带十名新兵,得益于大同府与漠南草原接壤,生活在这里的人部分都会骑术,因此很容易就招募了一个骑兵团。

骑兵编制从上到下依次是:营、部、司、局、旗。

其中,以11人为一旗,设旗总1人;

每5旗为一局,设百总、副百总各1人,每局57人;

每2局为一司,设把总、副把总各1人,加上把总直辖骑兵10人,每司官兵126人;

每5司为一部,设千总1人、副千总2人,加上千总直辖骑兵50人,每部官兵683人;

每2部为一营,设游击1人、副游击2人,加上游击直辖骑兵100人,每营骑兵1469人。

目前,刘铮麾下就这两营军队,一营步兵和一营骑兵,再加上其亲卫100人,兵力将近6000人,这也是他当前在这个世界的生存之本,因此,他要先训练好这两营兵马,将他们的战斗力提升起来。

好在得益于两营兵马中的中低层军官都是刘铮从系统中兑换的士兵担任,这能够确保他能够将这支军队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不用太担心将领叛变。

步兵营目前的游击将军是当时刘铮攻打高山卫时投降的一名副千户邓尉,他在高山卫军士中的威望很高,再加上刘铮叫人调查过他没有明末那些军官通有吃空饷、喝兵血的行为,以及和刘铮一样出自将门世家。

如果不是当时高山卫千户不得军心,让其带领麾下士兵叛变,而由他来戍守的话,刘铮那时根本不可能凭借手上的几百人攻下高山卫。

因此,刘铮在对军队重新整编后就任命他为步兵游击,帮助自己带领一营。

而骑兵游击则是跟着刘铮从辽东镇一起来到阳和卫的卢沛,以其出身于系统的军事素养,以及这段时间的征战,完全可以胜任游击之职,带领一千多名骑兵。

但通过这次整编,也将刘铮在这段时间所有的战争点挥霍一空。

如果不是阳和和高山这山西两大卫所里有大部分武器装备的话,刘铮则还要另想办法装备自己这数千人官兵。

但即使如此,刘铮现在也只能做到所有的军官和军官直辖官兵披甲,这还是刘铮掏空了两大卫所,以及系统中所有战争点才得到的结果。

刘铮知道,即使是在自己这两营兵马完全训练以后,他也不敢去直接和满八旗直接对抗,毕竟在满清的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以及包衣之中,满八旗的披甲程度最高。

满八旗披甲兵大多身披双甲甚至三甲,内衬锁子甲或者连环甲,外罩绵甲或者铠甲,武器也多选用大剑,挑刀,虎枪,狼牙棒等重型武器。

还有比披甲兵更精锐的白甲兵,他们就是重步兵里的兵王,从每年每个牛录组织的比武中选出。

甚至还有比白甲兵更精锐的巴牙喇兵,巴牙喇在满语中意为“护军”,能当选巴牙喇的白甲兵除了要能打外,还必须骑术了得,箭术精湛,并且还得有一定智商,而不是像大多数满八旗那样只会蛮干,他们任何一个拉出去都能作为一个中低层军官来使用。

这些无一都是得益于大明运输队长袁崇焕的努力,让满八旗的披甲率从努尔哈赤士气的十人一甲变成了现在皇太极士气的三人一甲。

在系统科技从冷兵器时代提升到黑火药时代,获得质量能够有保障的火器之前,刘铮是没有和满八旗野战的任何心思。

当然,刘铮也不是没想过自己召集工匠自产武器,但通过各种渠道所得知的消息,刘铮才发现很难在段时间内实现。

其一是因为所有优秀的火器工匠几乎都在北京,亦或者是在辽东,但现在这部分人已经被满清掠走。

其二则是虽然包括大同在内的九边军镇虽然也有火器作坊,但由于明廷的腐败导致这些火器作坊的生产力将近于无,工匠们也就剩那么几个歪瓜裂枣,当当助手还行,但想要生产出大批高质量,合格的火器无一是天人说梦。

因此,刘铮直接放弃了在前期自产火器的想法,与其在这上面费心费力,结果得到一批不合格的火器,还不如等待系统科技的提升。

毕竟经过了这段时间其在漠南蒙古、阳和卫和高山卫大大小小的数十场战役,系统内的科技点已经足有近四十点,距离提升到黑火药时代已经近半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