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按监察御史宋乔年、山东左布政龚共、左参政何其高、右布政陈四箴、右参政季侃廷、参议冯廷鹄、右参议汪伯彦、廉使赵讷、采访使韩文光、提学副使陈正汇、兵备副使雷启元等两司官参见,东昌府徐崧、东平府胡师文、兖州府凌云翼、徐州府韩邦奇、济南府张叔夜、青州府王士奇、登州府黄甲、莱州府叶迁等八府官行厅参之礼。
巡抚侯大人扫射一番,平静地说道:“金兵扣边,三万大军扣边。”
堂上众人都惊讶的与旁人对视,仿佛在问:“你知道不?”侯大人满意的看着众人惊讶的神色,完全与他想象相符。
侯大人继续焦虑的说道:“圣上已经起了府兵五万做先锋,后又调几省兵马陆续赶到。”
各官都仰着头,摆出一副为义愤填膺忧国忧愁的模样。
侯大人突然声调一杨:“大军已经集结北平、大同等地,却逢冬日,北平大同城内已无多余军粮。”
“圣上敕命,我临清太常仓粮食火速调往北平府。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如今金兵已到,贼寇精锐尽集于此,此乃灭贼之天赐良机,只待粮草!”
堂上静悄悄的,西门埋着头,但也能想出来侯大人义正言辞的的神态。
众人都在琢磨,运河结冰,如何运得?
陆路运输岂不是三个月还到不了。
而且陆路运输,运输之人也要吃食,运输民夫所食比所运粮草还多。
“陆路运输耗费过大,费时费粮亦不达要求。本官亦知道正月里运河已经结冰,待到三月运河方能通航,然金贼不等人啊,故圣上敕命二月份到达,正月起航二月到达。正是我等忠君爱国之时,谁愿起航?”
众人与左近窃窃私语:“运河结冰,神仙也到不了啊。”
“船若冻在河中,恐有旦夕祸福。”
“船底冻裂,人亡船沉。”
“以前我舅子为了赶事,就是冻在运河中亡故的。”
“茫茫江面,一旦冻船,船体开裂,船毁人亡!”
哐啷,侯大人把茶碗重重的掷在桌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诸位在这运河上平日都在忙些什么?皇恩浩荡,今日金兵扣边,若北平失手,临清亦非太平之地。”
侯大人再一次扫射众人:“报国之时便在眼前,堂中诸位大人,可有自荐?”
众人都不敢坑声,生怕大人以为自己要发言,大厅上落针可闻。
西门前世特种兵时参加一次行动,在破冰船上遇到事故,曾经一起抢修过破冰船。
他低着头在脑海中梳理了一遍当时抢修的情形,从新回想了一下破冰船的结构。
脑海中又迅速构思了在明代可以替代的材料。
西门缓缓的站起来:“大人,下官愿往。”
其他官员都惊讶的看着他。
侯大人目光慈祥:“久闻西门千户素以能员著称,忠心可嘉,待功成之日,我必上报朝廷,表彰功德。”
很多官员都曾经在他园子中被接待过,知道他家资颇丰。
还知道他娇妻美妾,日日不曾独睡。
这西门难道是活的没有生活目标了,要玩命吗?
他家中妻妾可如何渡日?
侯大人道:“天寒地冻,茫茫江面,你如何到达。”
“下官可造出破冰船来。”
侯大人与宋桥年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也一脸疑惑。
船可破冰?
侯大人道:“五十天内可能达到?务必不能耽误军期。”
西门又一次开口:“大人,十日改船,十五日行驶,二十五天足矣。”
众人嘈杂声越来越大。
“什么?二十五天?”
“西门是在他家花园里和哪个娘子喝多了吧?”
又有人与旁人小声嘀咕:“此人广有艳名,看来泡妞多了容易伤着大脑。前车之鉴,贤弟以后务必注意!”
“贤兄以后也需注意!”
巡按监察御史宋乔年禁不住提醒他:“军粮乃军务,不可夸口,岂不知军令如山。”
西门又一次开口:“军令如山,误期我愿受罚。”
东平府胡师文也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人只听说在专一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学得些好拳棒,又会赌博,双陆象棋,抹牌道字,无不通晓。
可没听说他懂机械啊。
大堂内不再喧哗,既然这个西门愿意送死,其他人倒是倒是乐得看个热闹。
看向西门的目光之中有诧异,有惊奇,有同情。
侯大人看西门说话斩钉截铁,继续表彰:“西门千户明知凶险,仍然忠君体国,可为全省楷模;东平府一定要全力支持。”
东平府胡师文忙站起来:“下官一定全力支持。”
侯大人又一次扫视大堂众人:“涉及哪个衙门,务必同心协力,此事乃全省唯一要务,派谁的差事若推三阻四,你跟我说不着。”
啪的一声,声震屋瓦,侯大人拿起桌案上的砚台砸在桌上。
“你跟圣上说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