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亏待您,溢价百分之十五,全部收入麾下。”
“不知李总手头有多少和记的股份呢?”
“不多,百分之十而已。”一想到自己苦心经营半年的布局被叶长安提前截取,李家诚心中五味杂陈。但一念及叶长安背后的雄厚实力,他还是决定笑脸相迎,毕竟这位可是能带来滚滚财源的金主。
叶长安同样联系了包玉刚,前世的记忆告诉他,包玉刚也是和记黄埔的重要股东之一。不出所料,包玉刚在了解来意后,欣然同意了交易。对他而言,那些股份带来的年度分红,远不如叶长安所开条件诱人。
遗憾的是,无论是李家诚还是包玉刚,他们都不曾预见到几十年后和记黄埔的市值会飙升至3000亿港元的高度。若是早知如此,他们的决定是否会有不同?
此刻,叶长安手中持有的和记黄埔股票,加上包玉刚和李家诚的部分,总计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一。然而,掌握和记洋行的齐德遵家族,却拥有着百分之三十八的关键股份。因此,叶长安必须保持低调,等待沈碧那边的进一步消息。
直到第三日,沈碧传来了喜讯:“叶总,我已经为您争取到了三家股东,总共百分之十的股份,但动作需快,我在接触第四家时遭遇了拒绝,他们很可能已将此事告知齐德遵家族。”
叶长安连声道谢,随即火速联系证券公司,要求加速收购和记黄埔股票,溢价提升至百分之十。
他又找到李馨馨询问进度:“馨儿,我们现在进展如何?”
“长安,目前我们已持有百分之十二点五。”
叶长安果断下令:“馨儿,加快速度,溢价百分之十,我们不能再隐藏了。”
同一时间,和记洋行大厦内,齐德遵接到了密友的紧急来电,得知有人正在大量收购和记黄埔的股票,他立即组织资金,准备在市场上溢价反扑。
自那日下午起,和记黄埔的股价如脱缰野马,由早上的16.5港元一路攀升至下午开盘的17.2港元。手持和记股票的香江股民无不欢欣鼓舞,但他们大多持观望态度,今日并不急于出手。
至收盘时,和记股票已跃升至18.8港元,市场流通量却骤减。直至次日,股价触及19.5港元时,才有少量投资者开始抛售,但仍有不少人寄希望于更高价位。
叶长安并未显露出丝毫焦急,他已掌握了和记黄埔百分之四十二的股份,真正的紧迫感应属于齐德遵。
的确,齐德遵在和记洋行内部正焦头烂额。他从其他股东手中仅争取到了百分之二的股份,加上原有的,总共持有百分之四十,而从市场上仅回收了不到百分之一。
至此,齐德遵与背后那位神秘收购者之间的较量,实质上变成了资本的比拼,谁能筹集更多资金,谁便能在市场中获得更多份额。
随后几日,和记黄埔的股价持续飙升,最终定格在每股36.8港元,香江股市一片沸腾。尽管部分投资者选择在此刻获利离场,以免日后高位套牢,但大部分人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财富盛宴中收获颇丰。
而叶长安,凭借其精准布局和雄厚财力,已经稳稳坐拥和记黄埔的半壁江山,静观齐德遵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收购风暴。
在随后的一周内,叶长安与齐德遵的较量再次升级,那些早早就抛售和记黄埔股票的人悔之不及,而坚持持有者则迎来了财富的狂飙。如今,和记股价已攀升至每股58.8港币,市场的恐慌情绪开始蔓延,大部分投资者纷纷选择套现离场,以免被高位套牢。叶长安此时已悄然揽入了48%的股份,而齐德遵因资金链紧张,仅增购了1%。市面上流通的和记股票几乎被私人和机构扫荡一空。
三天时光匆匆流逝,和记股价更是冲上了62港币的高峰,除了极少数冒险者,绝大多数人选择了撤离。齐德遵也不知从何处筹集到了资金,试图最后一搏,但为时已晚。就在当天,叶长安手中的和记黄埔股份达到了决定性的50.6%,占据了控股地位。
下午,叶长安安排二叔叶瀚文带着他的弟弟——叶修,前往召开新闻发布会。没错,叶修,这个尚在学业中却已初涉职场的少年,即将成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