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逆袭
第二十三集:融资谈判(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上海外滩的深秋裹挟着潮湿的寒意,林宇站在红杉资本所在写字楼的落地窗前,看着黄浦江上往来的船只。西装革履的投资人在会议室里翻阅着项目资料,空气中弥漫着咖啡机的蒸汽与微妙的紧张感。

林总,我们很认可贵公司在AR技术和非遗数字化上的创新。红杉资本的合伙人陈昊推了推金丝眼镜,将资料合上,但从商业逻辑来看,非遗市场受众始终有限。如果能转向大众化娱乐产品,比如开发AR手游,我们可以给出更优厚的估值。

林宇转身,目光沉稳:陈总,我们做的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发,而是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的融合。非遗IP看似小众,但其背后是全球对东方文化的强烈好奇。他调出市场调研数据,巴黎文化周上,AR皮影项目三天吸引了10万+体验用户,其中70%是Z世代。这证明我们的方向没错。

陈昊却摇头笑道:情怀不能当饭吃。市场瞬息万变,等你们培育起非遗消费市场,窗口期早就过了。我们的建议是,保留核心技术团队,迅速切入游戏赛道。

谈判陷入僵局。返程车上,苏瑶攥着会议记录皱眉:他们给出的估值比预期高30%,但要我们放弃核心业务......林宇望着车窗外掠过的霓虹,突然掏出手机:联系张阳,让他明天飞过来。另外,通知文旅基金的王主任,就说我们有新方案。

三天后,公司会议室被布置成临时谈判场。文旅基金代表、数位非遗传承人,以及张阳组成的法务团队严阵以待。林宇将茶盏推向对面的投资人:我们决定采用IP入股模式。他展示着合作协议,贵州苗绣、陕西皮影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以IP使用权折算股份,与我们共同开发衍生产品。这样既保证文化纯粹性,又能降低开发成本。

张阳适时递上法律文件:同时,我们设计了对赌条款——若三年内海外项目营收达不到预期,我们将以股权回购方式补偿投资人,但公司对非遗IP的运营权永不转让。

陈昊仔细审阅条款,突然轻笑:林总这是把情怀和商业算计都玩明白了。不过......他话锋一转,我们还是坚持要求董事会席位。

空气瞬间凝固。张阳却不慌不忙打开PPT,股权架构图上,文旅基金、非遗传承人、核心团队的股份形成稳固的三角结构:根据公司章程,重大决策需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我们的股东构成已经确保了对公司发展方向的绝对掌控。

谈判持续到深夜。当陈昊最终在投资意向书上签字时,窗外的东方明珠已亮起璀璨灯光。林宇送他到电梯口,陈昊突然说:林总,我见过太多创业者在资本面前妥协。但你们......或许真能走出一条没人走过的路。

送走投资人,张阳瘫在沙发上长舒一口气:对赌条款的细节改了七版,就怕他们钻空子。林宇笑着扔给他一瓶啤酒:这次多亏你,把IP入股和控制权保障玩得这么漂亮。

苏瑶翻看着融资协议,突然指着某条细则:这里约定非遗传承人可以参与产品分红,他们应该会很开心。话音未落,手机响起——陕西皮影传承人**发来语音,带着浓重的关中口音:小林啊,我把压箱底的30个老剧本都找出来了,就等着在你们的AR世界里活过来咧!

办公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林宇望着窗外的城市夜景,想起红杉资本那句没人走过的路。融资成功只是起点,更艰难的战役还在前方——但此刻,他比任何时候都确信,带着文化使命的商业征程,终将走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庆功宴上,张阳举着酒杯走到林宇身边:下一轮融资,可得提前三个月叫我。这次谈判我嗓子都快哑了。林宇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觥筹交错的同事们:放心,等丝路数字非遗计划落地,投资人会排着队来找我们。

月光透过落地窗洒在签约书上,5000万Pre-A轮融资的数字在灯下闪烁。而在这串数字背后,是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交织的未来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