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逆袭
第五十七集:商业伦理困境(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暴雨如注,林宇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刷新的负面新闻。“非遗电商平台售假”的词条占据各大热搜榜首,视频里消费者愤怒地展示着买到的劣质仿制苗绣,评论区满是对公司的指责:“连非遗都造假,还谈什么文化传承?”

“林总,法务部建议撇清关系。”助理小王抱着文件匆匆赶来,“这家电商平台是独立运营,我们只是投资方......”“但消费者不会这么想。”林宇转身,镜片后的目光冷峻,“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我要亲自道歉。”

发布会现场,闪光灯此起彼伏。林宇站在话筒前,身后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着电商平台的质检漏洞画面。“作为投资方,我们监管不力,辜负了大家的信任。”他深深鞠躬,“所有消费者的损失,由我们全额赔偿。”台下一片哗然,记者们争相提问:“赔偿金额预计多少?后续如何避免类似事件?”

次日,公司宣布成立独立监察委员会,成员包括非遗传承人、消费者代表和行业专家。林宇在启动仪式上展示了全新的“区块链溯源+真人背书”双重保障体系:“每一件非遗商品都将植入区块链芯片,从原料采集到制作完成,全程可追溯。”全息投影中,一枚银饰的制作过程在众人眼前展开,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传承人视频认证。

然而,推行新体系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商家抵触区块链芯片增加的成本,甚至威胁退出平台。林宇带着团队走访各地工坊,亲自向传承人解释:“老张,您看这个芯片,能把您打银时的绝活展示给全世界。”他调出手机里的3D视频,老银匠的捶打动作与成品细节清晰可见,“消费者知道这是您的心血,出高价都愿意买。”

三个月后,升级版的非遗电商平台重新上线。首页轮播着传承人在镜头前展示手艺的视频,每件商品下方都有区块链溯源码。一位购买蜀绣的消费者在评论区写道:“扫码看到绣娘一针一线的制作过程,突然觉得这件衣服有了温度。”

庆功会上,监察委员会的非遗传承人代表举起酒杯:“小林,以前觉得区块链这些东西太玄乎,现在才知道,这是给我们的手艺上了道‘数字保险’。”林宇望向窗外,城市灯火渐次亮起,如同无数非遗文化的火种。这场信任危机,最终让他找到了技术与人文结合的平衡点——用科技守护诚信,用温度传承文化。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