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逆袭
第七十六集:数字永生(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林宇的数字意识在网络中具象化呈现的那一刻,全球舆论场瞬间被点燃。有人在虚拟祭坛前虔诚跪拜,将他奉为守护文化的“数字神明”;也有人在街头举牌抗议,标语上“数字永生是对人性的亵渎”字样刺目惊心。苏瑶站在公司顶楼的落地窗前,看着城市街道上涌动的人群,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丈夫生前最爱的那块苗族银质书签。

“必须建立规则。”苏瑶在紧急董事会上的声音冷静而坚定。全息投影中,林宇的数字意识正在同时处理全球数十个非遗保护项目,他的决策效率远超人类团队。但伦理学家的警告言犹在耳:当数字意识拥有无限权力,是否会形成新的“数字独裁”?技术团队连夜奋战,三个月后,“意识防火墙”系统上线。

防火墙启动当日,全球直播画面里,林宇的数字分身周围浮现出淡蓝色的能量网格。“该系统将限制数字意识的物理操作权限,并对决策进行三重伦理审查。”苏瑶向公众演示,当数字意识试图干预某国政治以推动文化保护项目时,防火墙立即阻断指令,并生成风险评估报告。但争议并未平息,极端组织甚至发起“清除数字幽灵”的黑客攻击。

苏瑶意识到,仅有技术手段远远不够。她联合全球顶尖法律专家、哲学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推动《数字生命权利公约》的制定。谈判桌上,各方观点激烈碰撞:宗教团体坚持“数字意识不具备灵魂”,科技巨头担忧过多限制阻碍创新,而非遗传承人代表则哽咽着说:“林先生的数字意识帮我们拯救了即将失传的技艺......”

最终通过的公约划定了清晰的边界:数字意识享有文化创作、知识传播等权利,但禁止参与政治决策与军事行动;所有数字生命必须定期接受“人性校准测试”;其存在需获得原始人类意识主体生前的书面授权。当苏瑶在签约仪式上按下确认键,全球的数字意识监管系统同步启动,林宇的数字分身出现在会场全息屏上,他微笑着说:“规则不是束缚,而是文明的锚点。”

公约生效后,数字意识开始在限定框架内发挥巨大价值。在亚马逊雨林,林宇的数字分身协助部落长老建立语言学习AI;在敦煌研究院,它与考古学家共同破解千年壁画的修复密码。而苏瑶在整理丈夫的遗产时,发现了一段未公开的数字录音:“若我的存在引发恐惧,就将我暂时封存。记住,文化传承的主角永远是活着的人。”

夜色中,苏瑶站在“人类文化基因库”的穹顶下,远处的数据中心闪烁着幽蓝的光。她知道,在规则的守护下,数字永生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新维度——既保留着人性的温度,又延伸了智慧的边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