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刘家大少,一路进部!
第7章 供销社和信托商店!(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四合院。

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四合院里已经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动静。

大学几年,刘光奇早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做过一些简单的运动后,他便是揣着钱和一堆票据,准备去供销社和信托商店逛一逛。

这几年大学时光,吃住大多都是学校。

现在毕业了,从学校搬回来住,他自然打算买点东西,补贴下家里,顺便给两个老弟带点吃的解解馋。

除此之外。

这马上分配工作了,他也打算给自己置办点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

从1956年以后实行公私合营,四九城的信托公司等单位,陆续设立了一些国营旧货商店。

如东单、西四、北新桥和菜市口的信托商店比较知名!

所以,可以在这些商店,购买到价格便宜且不需要票证的衣服、被褥、手表、相机、钟表等旧货。

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

刘光奇一想到穿越前,看过的那些四合院小说,总有些莫名好笑——

那些小说里面,都喜欢妖魔化四合院。

把这个年代的过日子,写得跟刀山火海似的……

好像谁家添辆自行车、买块手表,都得被街坊邻居戳着脊梁骨说三道四,甚至闹到街道去查问票据来路。

这实在是想岔了。

眼下这年月,各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是不假。

但也只是因为早些年穷惯了,加上现在物资紧俏,所以会把钱花在刀刃上。

你家日子过得宽裕些,旁人或许会眼红……

背后念叨两句“他家咋这么多票”,可真要说到去举报,那是万万不至于的。

为啥?

就说这信托商店。

本就是公家开办的正经地方,既是公家点头的事,谁会没事找事去举报?

人家一句信托商店买的旧货,你举报什么?

都不是傻子——

真去举报了,街道办的干部反倒要教育举报者“不懂政策”。

……

……

当然说到钱。

就不得不说刘海中了,作为轧钢厂的高级锻工,那是时不时就给刘光奇塞钱……

生怕他这个刘家太子在大学里缺钱用。

以至于。

刘光奇这几年里。

除了有大学生的补贴,还有刘海中给的生活费,到现在,手上杂七杂八的也存了1000多块。

此外。

他还考了翻译证……

同时,凭借改进炼钢炉温控制方案,拿到了助理工程师的资质评定。

不夸张的说。

这也就是刘光奇上辈子是工科博士的原因。

否则,哪怕是水木大学的优秀学生,也鲜少有人能够在毕业前,直接被评上助理工程师。

一般都是毕业后,从技术员岗位起步。

熬过一到三年的工作年限,和实践考核后,经单位评定或上级批准才能晋升为助理工程师。

而刘光奇能够在毕业前,成为助理工程师。

可想而知有多厉害了!

仅仅只是这一步,就几乎领先了所有同期毕业生。

也正因为这样。

之前的系主任李教授,才想要把他留校任教,挽留人才。

……

从后院出来。

正撞见贾张氏挎着个菜篮子往院外走,看见他手里提着个空网兜,鼻子里“哟”了一声:

“大学生也起这么早啊?!”

刘光奇没接话,只淡淡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他知道,跟贾张氏这种人相处,最好是不去搭理,你越理她,她越来劲。

“光奇,这是去哪儿啊?”

前院,三大爷阎埠贵提着个痰盂盆,显然是从公厕回来。

看见刘光奇,眼睛一亮:

“这大清早的,是去给你爹妈打酱油?”

“三大爷早!”

刘光奇笑着递过一支烟,这是他昨天从学校带回来的“大生产”牌,在这时也算稀罕物。

“想去供销社和信托商店转转,给家里添点东西。”

阎埠贵接过烟夹在耳朵上!

凑近了些压低声音:“买东西?要不要三大爷陪你去?我跟西四那家信托商店的人熟,能让他给你算便宜点。”

“不过说好了,回头你得给我匀两盒烟抽。”

“三大爷,不用麻烦了!”

刘光奇知道阎埠贵的德性,随口一笑道:“我自己去就行。”

“那行。”

阎埠贵也不勉强,眼珠一转又道,“对了,你要是看见处理的白菜帮子,帮我捎点回来,家里快没菜了。”

刘光奇笑了笑,也没应声。

转身走出院门。

……

……

这时,整个胡同里已经热闹起来。

早点摊冒着热气,卖豆腐脑的吆喝声、自行车的铃铛声、孩子们的嬉闹声混在一起,充满了生气。

他先往供销社走去。

1958年的四九城,供销社还是最主要的购物场所。

门口挂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红底白字标语,里面人头攒动。

货架上,摆着布匹、搪瓷缸、肥皂、火柴等日用品。

不过大多贴着“凭票供应”的标签。

刘光奇先来到食品柜台,指着玻璃柜里的水果糖说:“同志,给我来两斤水果糖。”

售货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闻言麻利地用秤称了两斤,包成两个三角纸包:“两斤水果糖,收您1块2,糖票两斤。”

刘光奇递过钱和票,又买了两斤桃酥、一斤槽子糕。

这些都是给老爹老娘,和两个弟弟解馋的。

接着他转到布匹柜台,看着货架上的“劳动布”和“咔叽布”,想了想,买了八尺深蓝色的劳动布和四尺花布。

“八尺劳动布,四尺花布,一共7块2,布票十二尺。”

售货员一边开票一边说:“你的眼光不错,这劳动布结实,耐穿。”

刘光奇笑着道谢。

又买了块肥皂、两盒火柴,这才提着大包小包挤出供销社。

他没急着回家,而是往信托商店走去——

西四那家信托商店在当时很有名,专门收售旧货,不用票证,价格也比供销社便宜。

信托商店的门面不大。

门口挂着“国营西四信托商店”的牌子。

里面光线有些暗,货架上摆着旧衣服、旧家具、钟表、相机等物件,一股淡淡的霉味扑面而来。

刘光奇一进门。

就看见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在跟售货员讨价还价:

“这块‘上海’牌手表都掉漆了,还卖八十块?五十块我就买了!”

“同志,这表是1956年产的,走时准着呢,八十块不贵了。”

售货员是个戴眼镜的老头,慢条斯理地说,“你要是诚心要,七十五块,不能再少了。”

刘光奇凑过去看了看。

那手表确实有些旧,但表盘干净,指针也还灵活。

他心里一动——

自己马上要参加工作,倒也需要一块手表,不过他没急着开口,而是继续往里走。

……

——————————

PS:有没有人看啊,这数据完全涨不动,作者心里慌啊。

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

跪求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