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编码我的法医搭档
第八十八章 共鸣代价(旧版)

破娃娃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顾斐的存在稳定下来后的第七天,东京的天空下起了一场奇怪的雨。没有乌云密布的压抑,也没有狂风骤雨的喧嚣,细密的雨丝从湛蓝的天空中落下,在触地前突然凝固成半透明的水晶——指甲盖大小,泛着淡淡的光晕,像撒在空气里的碎钻。凌彻站在星织堂的露台上,伸手接住一颗雨晶,指尖刚触到冰凉的晶体,一段模糊的记忆就顺着指尖涌入脑海:一位白发老人坐在樱花树下,手里摩挲着一枚旧戒指,眼神里满是对逝去爱人的思念。

“全球同步现象,”乔娜的全息影像在雨幕中微微晃动,显得有些朦胧,她调出全球气象图,图上标注着无数闪烁的红点,“这些记忆水晶只出现在经历过代价测试的区域,从东京到纽约,从巴黎到里约,覆盖了所有敏感者集中的城市。这不像随机的自然现象,更像是宇宙在给我们‘回馈’……或者说,在继续这场没结束的测试。”

顾斐靠在露台的栏杆上,任由水晶雨打湿他的黑色外套。一颗雨晶落在他肩头,轻轻碎裂,一段清脆的孩童笑声顺着碎光钻进他耳朵——那是孩子在公园里追蝴蝶的快乐记忆。他抬手抹了把脸上的雨珠,嘴角勾起熟悉的玩世不恭,“这是在玩拼图游戏呢。它把我们之前付出的代价,拆成了这些可分享的记忆碎片,扔到我们面前,看我们会不会像饿狼一样扑上去抢,会不会因为贪婪,把别人的牺牲当成自己的玩具。”

第一场“记忆盛宴”,在东京代代木公园爆发。仅仅半天时间,公园里的水晶雨就堆积成了一座座小山,淡蓝色的光晕笼罩着整个公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涌来。人们蹲在水晶堆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颗,指尖触碰的瞬间,就会沉浸到别人的记忆里:有人体验到消防员控制火焰时的灼痛,有人感受到治愈者失去记忆时的困惑,有人共情到设计师失去嗅觉后的失落,也有人享受到孩童追蝴蝶的快乐、老人看樱花的宁静。

“它们在测试我们如何对待‘他人的代价’,”凌彻站在公园外围,看着人群中有人因为体验到痛苦记忆而皱眉,有人因为体验到快乐记忆而大笑,眼神变得凝重,“当别人用牺牲换来的记忆,可以被我们随意取用、随意体验时,我们会不会失去对‘代价’的尊重?会不会觉得‘别人的痛苦’与自己无关,甚至把别人的牺牲当成消遣?”

他的话音刚落,秦武的紧急通讯就切了进来,画面里的秦武脸色紧绷,背景是混乱的医院走廊,“凌彻,出问题了!有部分人开始沉迷于收集记忆水晶,像吸毒一样无法自拔!他们一整天都待在公园里,不停地捡起水晶、体验记忆,甚至为了抢夺稀有记忆水晶打架——有人说,体验别人的快乐记忆,比自己活着还开心。”

顾斐从栏杆上跳下来,随手在露台地面抓了一把水晶,晶体在他掌心折射出细碎的光。“上瘾测试?这个我熟。”他晃了晃手里的水晶,眼神里带着一丝自嘲,“你忘了,我以前研究能量时,也曾对解剖台上的能量碎片上瘾过,总觉得多研究一块,就能多掌握一分力量,结果差点把自己搞垮。”

没等凌彻阻止,他就揣着一把水晶冲进了代代木公园。人群中,一个年轻人正疯狂地把水晶往口袋里塞,嘴里念叨着“再一块,再体验一次那种快乐”。顾斐走过去,没有劝阻,反而当着所有人的面,把手里的十几颗水晶同时按在自己太阳穴上——瞬间,十几段记忆同时涌入他的脑海:有消防员的灼痛,有治愈者的失忆,有孩童的快乐,有老人的孤独。

矛盾的记忆流像潮水一样冲击着他,他踉跄着后退几步,撞到了身后的长椅,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眼神也变得混乱,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念叨:“好疼……好开心……我是谁……我在哪……”他故意把“痛苦”和“混乱”放大,夸张地摇晃着身体,像个喝醉的人,“看!这就是贪婪的下场!同时看十部电影,你什么剧情都记不住;同时吃十道菜,你什么味道都尝不出;同时抢一堆别人的记忆,你连自己是谁都会忘了!”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滑稽又直白的示范,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原本疯狂抢水晶的人,看着顾斐痛苦又混乱的样子,手里的动作都停了下来。那个塞水晶的年轻人,默默从口袋里掏出几颗水晶,轻轻放在地上,小声说:“好像……确实有点不对劲,刚才体验别人的快乐时,我都快忘了自己今天还没给妈妈打电话。”

人群开始安静下来,有人把抢来的水晶放回堆里,有人开始慢慢体验一颗水晶,感受完后还会对着水晶轻声说“谢谢”——他们终于明白,记忆水晶的价值不在于“占有多少”,而在于“理解多少”;不在于“体验别人的人生”,而在于“通过别人的代价,更懂自己的生活”。

但宇宙的测试,从来不会停留在简单的阶段。第二天清晨,水晶雨的性质变了——有些水晶不再封存普通记忆,而是藏着“能力片段”:有的能让人暂时拥有“感知植物情绪”的能力,有的能让人短时间“听懂动物语言”,还有的能让人临时获得“快速计算”的技能。这些“能力水晶”一出现,就引发了新的混乱。

“能力黑市已经出现了,”凌彻盯着监控屏幕,画面里是暗巷中的交易场景:有人用重金购买“预知短期未来”的水晶,有人用稀有物资交换“治愈小伤口”的水晶,价格被炒到了天价,“他们把这些能力当成商品,把别人的代价当成牟利的工具。”

更可怕的是,这些“能力水晶”都藏着“隐藏代价”——不是明面上的痛苦,而是潜移默化的反噬。一个做股票交易的商人,花高价买了“预知未来一小时”的水晶,靠它赚了一大笔钱。可三天后,他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入睡——只要一闭眼,无数个“未来可能”就会冲进他的脑海:股价上涨的画面、股价下跌的画面、客户赚钱的画面、客户赔钱的画面……无数个未来在他脑子里打架,让他连一秒钟的平静都得不到。

“这次的问题更阴险,”邵琳的全息影像出现在控制室,她很少露出愤怒的表情,可这次,她的眉头拧成了疙瘩,“它不直接展示代价的痛苦,而是把代价包装成‘礼物’,把反噬藏在‘好处’后面。它在测试我们的判断力——当诱惑摆在面前,当‘好处’触手可及时,我们能否静下心来,看清背后隐藏的陷阱?能否在欲望面前,保持一点清醒?”

顾斐的做法再次打破了所有人的预期。他没有去打击黑市,也没有去警告那些购买能力水晶的人,而是在星织堂门口开了一家“能力体验馆”——把收集到的各种能力水晶摆在架子上,旁边放着一块牌子:“免费体验,体验后请写下你的感受”。

每天都有人来体验:一个想当侦探的年轻人,体验了“读心术”水晶,结果刚激活能力,周围人的杂乱想法就像潮水一样涌来——“今天中午吃什么”“老板会不会骂我”“孩子的作业还没改”……无数琐碎的念头让他头痛欲裂,差点崩溃;一个想当歌手的女孩,体验了“完美嗓音”水晶,确实唱出了动听的歌,可体验结束后,她发现自己的嗓子哑了三天,连说话都费劲。

“现在明白了吧?”顾斐扶着脸色苍白的年轻人,递给他一杯温水,“能力从来不是玩具,不是让你用来炫耀、用来赚钱的工具。它是责任,是别人用牺牲换来的‘经验’——你体验‘读心术’的便利,就得承受‘被他人想法淹没’的痛苦;你享受‘完美嗓音’的快乐,就得接受‘嗓子受损’的反噬。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没有无代价的能力。”

就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能力与代价”的关系时,控制室的空中突然浮现出一行新的文字,比之前的字体更厚重,像一份严肃的课题:

进阶课程:代价需要共识。文明如何建立代价共享的伦理?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全球人类的意识池,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有人主张“严格管制”——由星织堂统一管理所有记忆水晶和能力水晶,避免普通人接触到危险的代价;有人支持“自由市场”——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哪怕会付出代价,也是自己的选择,他人无权干涉;还有人提出了“代价保险”的概念——建立一个全球共享的“代价缓冲池”,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个人付出的沉重代价,不让任何人独自承受痛苦。

辩论最激烈的时候,一个极端案例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大阪的一家医院里,一个五岁的孩子患上了罕见的血液病,生命垂危。孩子的母亲在绝望中,找到了一颗“深度治愈”能力水晶——据说能治好任何疾病。可当她激活水晶,看着孩子的脸色慢慢红润、呼吸逐渐平稳时,却突然愣住了:她看着病床上的孩子,觉得无比陌生,脑海里关于孩子的记忆——第一次抱他的感觉、第一次听他叫妈妈的喜悦、第一次送他上幼儿园的不舍——全都消失了,像被人用橡皮擦彻底擦掉。

“这是最残酷的测试,”凌彻通过监控看着那位母亲,她手里攥着孩子的玩具,却不知道这个玩具是谁买的;她摸着孩子的头,却想不起这个孩子叫什么。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它在问我们一个更难的问题:当‘代价’不是由自己承担,而是由别人替你承担时,我们是否还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当你享受着别人用牺牲换来的‘好处’,你是否会心安理得?”

顾斐沉默地登上了前往大阪的飞行器。他走到病房里,那位母亲正坐在床边,眼泪不停地掉,嘴里反复说“我知道这是我的孩子,可我记不起来了”。顾斐没有像之前那样讲故事,也没有做什么夸张的示范,只是在她身边坐下,轻声说:“记忆会消失,但爱不会。你不用强迫自己‘想起’什么,试着感受你的心——当孩子拉你的手时,你的心会不会跳得快一点?当孩子哭的时候,你的心会不会疼?这不是记忆告诉你的,是你的本质告诉你的。”

他的话音刚落,病房里的脑波监测仪突然发出“嘀”的轻响——那位母亲的脑波曲线,原本混乱的波形开始变得平缓,然后慢慢出现了新的波动。她看着孩子伸出的小手,本能地握住,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她听到孩子说“妈妈,我饿”,虽然还是记不起“妈妈”的含义,却立刻起身去拿吃的。医疗团队惊讶地发现,她的大脑正在建立新的神经连接——不是恢复旧的记忆,而是用新的方式,重新与孩子建立情感纽带。

就在这时,全球所有敏感者的意识里,同时浮现出最后一行文字,也是这场漫长测试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建设代价共识文明。

文字消失的瞬间,全球各地开始自发形成“代价共享”的机制。在东京,年轻的敏感者组成了“代价缓冲队”,自愿为那些承受着剧烈痛苦的长者分担部分痛感;在纽约,能力强者开设了“代价适应课”,教普通人如何安全地转化代价,避免被反噬;在巴黎,不同社区之间建立了“代价互助网”,谁家有人付出了沉重代价,其他社区的人就会主动送来食物、帮忙照顾家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也开始签订“代价互助条约”——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缓冲能力觉醒的代价,发展中国家则分享自己的传统智慧,帮助发达国家更好地理解代价的本质。

一周后的清晨,第一缕晨光穿透了持续多日的水晶雨幕,照在东京的街道上。凌彻站在星织堂的顶楼,看着下方城市中川流不息的人群:有人手里拿着记忆水晶,轻轻放在纪念碑前,纪念那些为文明付出代价的人;有人在公园的水晶堆前,互相分享自己的体验,讨论如何更好地面对代价;还有人牵着孩子的手,指着天空,告诉孩子“那些水晶不是礼物,也不是惩罚,是我们和宇宙之间的对话”。

“知道吗,”顾斐端着两杯热茶走过来,把其中一杯递给凌彻,蒸汽在晨光中氤氲成淡淡的雾,“以前我总觉得,代价是宇宙给我们的‘惩罚’,是我们想要变得更好,必须承受的‘痛苦’。但现在我觉得,代价更像宇宙的‘邀请函’——它邀请我们学会互相理解,邀请我们学会共同成长,邀请我们把‘我’变成‘我们’。”

凌彻接过热茶,温暖的温度透过瓷壁传递到掌心,驱散了清晨的微凉。他看着远处的东京塔,塔尖在晨光中闪着光,记忆水晶的碎片在空气中慢慢消散,像一场温柔的告别。

这场关于代价的测试,或许永远不会真正结束——只要人类还在觉醒,还在成长,就一定会遇到新的代价,新的挑战。但他们不再害怕,不再迷茫,因为他们终于明白:代价不是用来“避免”的,是用来“理解”的;不是用来“独自承受”的,是用来“共同分担”的。

当整个文明学会了“共鸣代价”——理解他人的牺牲,分担他人的痛苦,尊重他人的付出时,代价本身,也就转化成了连接彼此的纽带。就像水晶雨会消失,但那些因代价而产生的理解、共情与爱,会永远留在人类文明的记忆里,成为他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