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章开始听南京,紫禁城,乾清宫。
夜色深沉,殿内的烛火却将朱元璋的面容映照得明暗不定。
这位大明的开国帝王,此刻并未安寝,而是独自一人,手指在一份卷宗上缓缓摩挲。卷宗上,赫然是山东剿匪案的详细呈报,以及那批神秘铁器的来路追查。
线索,最终指向了南京城内的一座巍峨府邸——魏国公府。
徐达。
这个名字让朱元璋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那是他自微末时一同长大的兄弟,是他席卷天下的左膀右臂,是大明朝的第一功臣。
他绝不相信徐达会背叛自己。
但漕运司的贪腐大案与此事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想在不惊动徐达,不引起军方动荡的前提下,将藏在魏国公府里的那条毒蛇揪出来,需要一个完美的执行者。
一个既能深入勋贵圈子,又不会引起警觉的人。
朱元璋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身旁不远处,正捧着一卷书册看得津津有味的孙儿朱高炽身上。
这个九岁的孙儿,自进京以来,带给他的惊喜实在太多。
一个完美的棋手,现在需要一个足够分量,也足够……引人注目的“幌子”。
朱元璋心中一定,嘴角勾起一抹难测的弧度。
他需要一把刀,一把足够锋利,却又会发出巨大声响的刀。
“来人。”
老朱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名内侍悄无声息地滑了进来,垂首躬身。
“传朕口谕,召曹国公李文忠,即刻入宫觐见。”
曹国公,李文忠。
朱元璋的亲外甥,大明朝战功赫赫的宿将。
更是整个南京城里,人尽皆知的“功劳疯子”。
夜半三更,被皇帝急召入宫,李文忠的心脏砰砰直跳。
他那双在沙场上见惯了生死的眼睛,此刻闪烁着的全是兴奋与渴望。
这么晚了,陛下召见,不是边关告急,便是京中有变!
无论是哪一样,都意味着一桩天大的功劳正在向他招手!
他几乎是一路小跑,带着满身的寒气冲进了乾清宫。甲胄未卸,只在外面罩了件袍子,一进殿便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臣李文忠,参见陛下!”
朱元璋抬眼打量着自己这个外甥。身材魁梧,面容刚毅,一身的杀伐之气尚未褪尽,可那双滴溜溜乱转的眼睛,却暴露了他那点活泛心思。
“文忠,起来吧。”
朱元-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谢陛下!”
李文忠站起身,目光却忍不住往御案上的卷宗瞟。
“朕这么晚叫你来,是有一件私事,想托付给你。”
私事?
李文忠心中一凛,旋即更加激动。皇帝的私事,办好了那功劳可比公事大多了!
“陛下但请吩咐,臣万死不辞!”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朱高炽,缓缓开口。
“炽儿来南京也有一段时日了,整日闷在宫里读书,终究是孩子心性。你呢,是他的亲伯伯,在南京勋贵里人头也熟。”
“朕想让你,从明日起,多带他出去走动走动,熟悉一下京里的各位国公侯爷,增进增进感情。”
话音落下,李文忠整个人都愣住了。
什么?
带孩子?
他满腔的热血瞬间凉了半截,感觉自己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让他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去当一个九岁娃娃的保姆?这算什么事!
他脸上的失望几乎掩饰不住。
朱元-璋将他的神情尽收眼底,仿佛不经意般,又补了一句。
“最近,魏国公府上,似乎不太平啊。”
轰!
这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李文忠的脑海中炸响!
魏国公府!不太平!
他那颗冷却的心脏,瞬间被重新点燃,并且比刚才更加滚烫!
徐达的案子!
原来如此!
李文忠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瞬间就“想通”了所有关窍。
皇帝这是不信任外人,要用自己人去查徐达!
可徐达毕竟是百官之首,军中第一人,直接派锦衣卫去查,影响太坏。所以,才想出这么个主意!
以“带皇孙游玩”做幌子,让他这个亲外甥去暗中调查!
高!实在是高!
至于朱高炽……
李文忠的目光扫过那个粉雕玉琢的九岁娃娃。
一个孩子能懂什么?
皇帝派他来,不过是为了让这个“幌子”看起来更合理,更无懈可击罢了!
想通了这一点,李文忠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查清魏国公府的内鬼,这可是天大的功劳!一旦办成,他李文忠在朝中的地位,必将再次攀升!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猛地一拍自己梆梆作响的胸甲,对着朱元-璋立下了军令状。
“陛下放心!臣明白!臣一定把大侄子照顾得妥妥当当,绝不让他受半点委屈!”
他又转向朱高炽,脸上堆起一个自认为和蔼可亲的笑容,声音却依旧粗豪得像打雷。
“大侄子!你放心!”
李文忠大步流星地走到朱高炽面前,蒲扇般的大手在他肩膀上重重一拍,震得朱高炽一个趔趄。
“这查案打仗的事,打打杀杀的,小孩子家家的别掺和!”
他挤了挤眼睛,一副“你懂的”表情。
“你只管跟着李伯伯吃喝玩乐就行!”
“剩下的事,交给你李伯伯,保证给你办得妥妥的!”
朱高炽抬起头,露出一张天真无邪,甚至带着几分懵懂的脸,乖巧地点了点头。
“都听李伯伯的。”
这副模样,更是让李文忠心中大定,愈发觉得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
第二天一大早,曹国公李文忠便开始了自己那轰轰烈烈的“调查”。
他先是带着一队亲兵,盔明甲亮,大张旗鼓地直奔魏国公府。名义是“奉皇命,带皇孙前来问候魏国公”,实则一双眼睛在国公府里四处乱瞟,恨不得把墙角的老鼠洞都给看穿。
他拉着魏国公府的大管家,嘘寒问暖,问得比人家亲爹还亲,话里话外却全是关于府内人员调动和账目往来的旁敲侧击。
搞得那老管家冷汗直流,以为自己贪墨了二两银子的事情败露了。
下午,他又“恰好”在南京城最有名的酒楼,碰上了几个魏国公府的外院管事。
李文忠热情地拉着人家喝酒,三杯马尿下肚,就开始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地盘问府里的各种“秘闻趣事”。
不出两日,整个南京城的勋贵圈子,上至国公侯爷,下至管家仆役,人人都知道了——曹国公李文忠,正在奉旨查案!
查的,就是魏国公府!
李文忠对此得意洋洋。
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如此一来,等他破了案,这泼天的功劳,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抢走一分一毫!
而这场风暴的真正核心,朱高炽,则彻底成了一个边缘人物。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曹国公那耀武扬威的身影所吸引,没人会去在意一个跟在他屁股后面,只知道斗鸡走狗的九岁孩童。
朱高炽乐得清闲。
李文忠在前院“审问”管家,他就在后院追逐蝴蝶。
李文忠在酒楼“盘问”下人,他就在隔壁包厢听着秦淮小调,吃着精致的糕点。
他完美地扮演着一个不务正业、养尊处优的纨绔皇孙。
那双清澈的眼眸深处,却倒映着一张无形的、巨大的棋盘。
棋盘之上,风起云涌。
暗地里,他早已通过自己的渠道,布下了真正的棋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