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章开始听会议室的红木长桌上,摊着厚厚一叠“盾山”计划招标书,封面印着烫金的“国家级安防项目”字样,边角还贴着红色的保密标签。林珀指尖划过技术要求页,眉头微挑:“实时威胁预判、多场景动态适配、抗编码干扰……要求确实不低,孟宇的团队拿神域的技术,最多只能满足基础指标。”
吴铮坐在对面,手里攥着份情报报告,脸色难看:“刚收到消息,孟菁砸了两千万,买通了三个核心评委!其中还有负责技术评审的张教授——听说他跟孟家是旧交,到时候就算我们技术再好,他也能找理由压下去,我们可能连现场演示的机会都没有!”
“两千万?”林珀轻笑一声,拿起笔在招标书空白处画了个简单的系统架构图,“孟菁还是老一套,以为钱能解决所有问题。她忘了,‘盾山’是国家级项目,不是她孟家的私产——评委再偏心,也不敢拿国家安防的漏洞开玩笑。”
她指着架构图上的“预判核心”模块,笔尖顿了顿:“招标书里最关键的要求是‘实时威胁预判’,孟宇的神域团队只会做被动防御,比如加固防火墙、拦截攻击,但他们搞不出‘预判’——这需要整合海量数据,还要用编码建立威胁模型,提前0.5秒识别风险。”
吴铮凑过来,看着架构图上的编码符号,眼神亮了些:“你是说,我们可以在‘预判’上做文章?这是孟宇他们的短板?”
“不仅是短板,是死穴。”林珀拿出平板,调出之前做的“珀盾”防御日志,“我可以基于‘珀盾’升级,做一套‘智能预判安防系统’——整合交通、人流、网络数据,用万物编码建立动态模型,不管是物理威胁还是网络攻击,都能提前预警,准确率至少98%。”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到时候我们提交的方案里,附上预判系统的模拟演示视频——评委们看到这套系统能解决‘盾山’的核心难题,就算张教授想压,其他评委也会站出来要求我们现场演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孟菁的那些盘外招,都是纸老虎。”
吴铮看着林珀自信的样子,心里的担忧渐渐消散。她想起之前林珀用编码破解供应链封杀、反杀黑客的场景,深吸一口气:“好!我信你!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方案撰写、数据收集、模拟演示,我让公司所有人都配合你!”
“不用这么急。”林珀按住她的手,翻开招标书的时间节点页,“投标截止还有十天,足够我们做一套完美的系统。现在最关键的是,把‘预判’模块的核心算法做扎实——我要让孟宇的神域技术,在我们的系统面前,像个过时的玩具。”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开始画系统的详细架构:底层是数据采集层,整合公安、交通、网络的实时数据;中间是编码处理层,用“珀”单位做数据清洗和模型训练;顶层是预判输出层,连接安防设备,实现自动预警和联动防御。
白板上的编码符号越来越多,像一张精密的网,将“盾山”计划的所有需求都网罗在内。吴铮站在旁边看着,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信心——她有种预感,这次“盾山”计划,林珀不仅能拿下,还能彻底打垮孟宇的团队,让孟菁再也翻不了身。
“对了。”林珀突然回头,看向吴铮,“帮我查一下孟宇的‘宇诚科技’——他们的技术团队到底有多少神域的人,之前做过哪些项目,有没有留下技术漏洞。知己知彼,才能赢。”
吴铮立刻点头:“我马上去查!保证把他们的老底都扒出来!”
会议室的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白板的架构图上,那些黑色的编码符号,仿佛活了过来,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关于国家级项目的技术较量。而林珀知道,这不仅是拿下一个项目那么简单——这是她用编码证明自己、对抗神域的重要一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