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妆尽长安
第七十三章:腊鼓催征,两地同心(旧版)

果不然

女生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年关将近,长安城在冰雪覆盖下透出几分节日的喧闹,腊鼓声零星响起,催促着游子归家,也昭示着新旧交替。

芙蓉书院在低调中完成了第一批学员的招募,二十名年龄、出身各异的女子,怀着忐忑与好奇,踏入了这片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园地。

开院第一课,林微并未急于传授任何技艺。

她站在简陋却整洁的讲堂前,目光扫过下方那些或迷茫、或期待、或带着几分审视的面孔,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平静:

“诸位可知,为何要在此寒冬,聚于此地,学习这些看似与相夫教子无关的技艺?”

台下鸦雀无声。

“妆容服饰,可悦己悦人,亦是女子立于世间的第一重铠甲;算账理事,可掌家业兴衰,亦是安身立命之根本;医药常识,可护自身与家人康健;礼仪交往,可知进退,明分寸。”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我在此间所授,并非要诸位摒弃女德,而是希望诸位能多拥有几分选择的权利——无论是对镜贴花黄,还是执掌中馈,亦或是在命运无常时,能有一技之长,不依附于人,从容面对。”

她没有引用经史子集,只是用最朴素的言语,阐述着一种超越时代的思想内核。

话语落入这些年轻女子心中,激起了不同程度的涟漪。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不以为然,但也有人眼中,亮起了微弱却真实的光。

书院的课程安排得紧凑而实用。

上午是妆容技巧与色彩搭配,林微亲自示范,强调扬长避短,突出个人气质,而非千篇一律的模板。

下午则是账目管理基础,那位退休的老账房先生起初还有些拘谨,但在林微的鼓励和学员们认真的态度下,也逐渐放开了。

傍晚时分,有时是礼仪演练,有时是那位稳婆讲解妇幼常识,内容虽浅,却是这些闺阁女子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林微不是一味灌输,她鼓励提问,甚至组织小小的辩论。

书院的气氛,从最初的沉闷拘束,渐渐变得活跃起来。

这些女子发现,在这里,她们可以不必时刻谨记“女子无才便是德”,可以畅所欲言,可以为了一个账目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可以为了调配出一种独特的口红色号而欢呼雀跃。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太平公主虽未直接对书院出手,但其影响力无处不在。

一些原本有意送女入学的小官之家,在接到某些“提点”后,纷纷寻了借口将女儿接回。

市井间也开始流传一些风言风语,说芙蓉书院“不教女德,专营奇技淫巧”,“蛊惑人心,败坏风气”。

林微对此充耳不闻,只是更加用心地教导留下的十余名学员。她知道,这些留下的,才是真正的火种。她甚至开始着手编写教材,将现代的美学理念、管理知识,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

与此同时,远在鄯州的裴远,也迎来了他上任后的第一个年关,也是第一个严峻考验。

边关的冬天,是真正的苦寒。

风雪肆虐,补给线时断时续。更棘手的是,探马来报,吐蕃小股骑兵趁着年关松懈,频繁骚扰边境哨所,抢劫商队,试探唐军反应。

军府之中,几位资历颇老的副将,对裴远这个“空降”的、且如此年轻的主官,本就心存轻视。此刻更是以“天寒地冻,不宜妄动”“小股滋扰,无伤大雅”为由,主张固守城池,不必理会。

裴远端坐主位,身上厚重的裘衣也难掩边关风霜在他脸上刻下的痕迹,但眼神却锐利如鹰。他听着部下或保守或敷衍的建言,并未立刻反驳。

直到众人声音渐歇,他才缓缓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点向那几个被频繁骚扰的据点。

“诸位可知,为何吐蕃人专挑年关时节,袭扰此地?”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此地看似偏远,却是通往河西腹地的咽喉之一。吐蕃人此举,一为劫掠物资,二为试探我军虚实,三为……动摇我边境民心!若我等一味固守,示敌以弱,他们下一步,就敢叩我边城!”

他目光扫过在场诸将,语气转厉:“军人守土,岂有年节之分?寇能往,我亦能往!传我将令:左营校尉王猛,率本部精骑五百,即刻出发,伏于野狼谷;右营校尉赵霆,率步卒八百,多备弓弩强弓,于明日拂晓,前出至石堡寨,虚张声势,吸引敌军注意!本督亲率中军,随后接应!”

命令清晰果断,目标明确。几位老将面面相觑,有人还想说什么,但触及裴远那冰冷而坚定的目光,话又咽了回去。这位年轻的都督,似乎并非他们想象中的软柿子。

裴远不再多言,抓起佩刀,大步走出军府,翻身上马。

寒风卷着雪沫扑打在他脸上,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此战,必须胜!不仅要打退吐蕃人,更要借此在军中树立绝对的威信!

战斗在次日凌晨打响。

一切都如裴远所料,赵霆部在石堡寨的佯动吸引了吐蕃主力注意,王猛的骑兵如同神兵天降,从野狼谷杀出,截断了吐蕃人的退路。

裴远亲率中军压上,三面合围。他虽左臂旧伤未愈,无法持弓,但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手中横刀依旧锋锐无匹,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一场干净利落的伏击战,歼敌百余,俘获数十,缴获牛羊马匹甚多。唐军伤亡轻微。

捷报传回鄯州城,军心大振!

那些原本心存轻视的老将,再看裴远时,眼神里已多了真正的敬畏。

此一战,裴远不仅稳固了边防,更真正在鄯州军中,站稳了脚跟。

他在写给狄仁杰的报捷文书末尾,照例添了一句私语:“边关苦寒,然将士用命,此战小捷,军心初定。长安瑞雪,想必别有一番景致,书院新立,诸事繁杂,望……各自珍重。”

狄仁杰收到信,捋须微笑,将边关捷报与裴远的问候,一并传递给了林微。

长安的雪依旧下着,芙蓉书院内却暖意融融。

林微在学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赶在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前,制作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书院年礼”——包括根据每个人肤质特调的面脂、寓意吉祥的“岁寒三友”主题口脂,以及她们亲手书写的、充满巧思的新春贺笺。

当林微收到狄府转来的、来自鄯州的捷报和那句简短问候时,她正在灯下检查学员们书写的账目作业。

看着那熟悉的、略带潦草却力透纸背的字迹,想象着他在冰天雪地里浴血厮杀的景象,她的眼眶微微发热,心中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与安定。

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任由冰冷的雪花飘落在脸上。

远在边关的他,正在用战功兑现着他的承诺;而身在长安的她,也在用另一种方式,开拓着他们的未来。

腊鼓声声,催人奋进。

两地同心,虽隔千里,却在各自的战场上,为了共同的期许,奋力前行。

这个冬天,因为彼此的成就与牵挂,似乎也不再那么寒冷了。

PS|新手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