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个大明周刊和皇家军事学院必须继续秘密办下去,而且必须办好,那是朕最后的依靠。钱的事情,朕来想办法!朕这宫中,一些人手你们好好安排下。”
说罢,朱武低头继续看堆积在案上的各类奏折,有提请起复袁崇焕镇守辽东,有陕细久旱无雨请求赈济,有言运河淤塞奏请疏通运河等等。
没有一件让他满意的事情,这让他心中十分的愤怒。
陕细的起义就要爆发,这些人竟然没人觉察,就想着要钱争利,却没人去顾忌百姓生死!
这些人,都该死!
“对了,毕懋康做的那个燧发枪,给我拿几把过来,备好弹药。收养难民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在京都周围办,这天下都可以去,朕需要一批忠于自己又没根基的人。”
说完这些后,朱武又继续看起折子来。曹化淳、王承恩看皇上说完之后一时无话,把他们晾在一边,于是一起叩首。
“内臣遵旨,皇上若无吩咐,内臣告退。”
朱武抬起头,看着两人,指了指案上的奏折。
“嗯,这些奏折你们拿回去吧,吩咐人送去内阁。”
说完停顿了一会儿,朱武又补充了一句。
“魏忠贤那边,最近你们什么都不要做,安心的做好我交代你们的事情就好,其他不用多管,朕自有安排。”
曹化淳、王承恩二人听后满是疑惑,同时也十分担心。
不知道皇上到底想要做什么,魏忠贤可不是那么好对付。
“内臣领旨。”
朱武看了看二人,不再言语,二人见此连忙告退。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曹化淳和王承恩走后,朱武怒极而起,突然独自在房间唱了起来。
这几天他一直在看司礼监递进来的奏折,了解情况。
却没有一件顺心的事情,朝中屁事太多,司礼监不能信任,各种烦心的事情缠着朱武,让他心中一直闷着一股火。
司礼监其掌印太监王体乾、秉笔太监李永贞、涂文辅,都是魏忠贤的死党,这些都是朱武需要铲除的人。
魏忠贤本人在崇祯皇帝即位不久为求自保,即主动请辞。
而朱武忌惮阉党势力太大,担心朝局甚至宫中不稳,也没有轻举妄动清理阉党。
除了司礼监不能信任,甚至现在的内阁,几乎都是阉党内阁,完全不能信任,首辅黄立极就是靠着阿附魏忠贤而上位。
其他阁臣诸如施鳯来、张瑞图、李国等人,虽然不全是阉党,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没啥亮点。
唯一能用的,大概就是李国,他虽然是魏忠贤老乡,但是为人忠厚老实,而且跟魏忠贤并不在一条线上。
但也只是可用而已,谈不上优秀。
其如未入阁的尚书一级的大臣,如礼部尚书田吉、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吴淳夫、户部尚书王永光等等,甚至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都是魏忠贤的党徒。
这还不算军队中的魏党有多少,魏忠贤在位期间,可是为自己网络了不少党羽。
天启做了几年挂了,丢下的烂摊子,现在都得朱武收拾。
而除了魏党,剩下的东林党也没几个好东西。
大明朝的民不聊生,跟这些人的大肆兼并土地,垄断经营不无关系。
这些人一边享受着权利的好处,一边又在鼓吹各种道理让人去遵守和执行,却从不要求自己。
大明的根基,真正就是毁在这些人手里,他们比魏忠贤更可怕。
魏忠贤需要依附皇帝,没有皇帝放手他就是个纸老虎。
而东林党和那些士绅,他们可是比魏忠贤无法无天多了,没有他们不敢去做的事情。
勾结倭寇,欺压百姓,欺骗朝廷,件件都是必杀的大罪。
想着这些,朱武发现自己就无法入睡,这些日子来,他每天都是这样过着。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司礼监太监的宣布,第二天一大早,朱武来明朝的第一次早朝开始。
俯视着大殿中分班站立的朝廷重臣,朱武不由想起历史上崇祯帝自杀前说的话。
群臣误朕,朕非亡国之君,而臣实亡国之臣也。
这就是他的大明朝,但却让他一点傲视天下的感觉也没有找到。
不过朱武准备了刀,不知道这刀落下去后,这满朝的文武还能剩下多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