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唐人
第五十七章 书院开学 李二游院(旧版)

邪王府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九月的长安带有丝丝燥热,却抵不过一个热血沸腾的消息。书院迟来的招生启动。

当朝镇国公,天策上将,尚书令亲自办的书院开始招生,不限男女,不限高低贵贱。

寒门子弟有一定的优待,凭借当地官府或者九州商行开具的凭证,可免费入学。

穆星辰为了这次招生,特意提前两天来到书院。

九月初一,宜出行,宜开府。

李二为了书院招生,特意休沐一天,早早的带着自己的几个孩子向泾阳县而去,长孙陪同,文武百官也带着自己的孩子随驾。

进入泾阳县,来到书院修的水泥路,李二等人第一次见到如此平整的马路,一时有些恍惚。

李承乾今日特意作为李二的讲解员,给李二和长孙介绍一路的建筑。

书院为了方便学子家长探访,水泥路两旁建了不少房子,不高,全是小两层的小楼。

有客栈,酒楼,小商品市场等不少商家已经入住,多是和九州商行等穆星辰产业有合作的商家。

李二坐着马车行走在水泥路上,看着两旁热闹非凡的集市,要不是为了赶时间他好几次都要下去好好看看。

“父皇,这是老师所说的配套产业,叫什么学区房和商业街,儿臣不懂。”

“老师说这种配套的产业,可以凭借书院的名声,拉动书院周围的经济发展。”

李二看了李承乾一眼,问:“如此,那其他学校也可以这么做是吧?”

“老师说理论上是可以的,但要因地制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全国各地的学校,只是基础的,将来,等书院第一批学生毕业,全国会有如同书院这般的书院建成。那才是重点。”

“还要建书院?”

“是的,老师说一家独大不如百花齐开,这样既能保证天下万民都能及时接收新的事物,也可以避免一家独大造成的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老师说,良性的竞争,也是学问发展的必要趋势。”

李二若有所思:“良性竞争,良性…”

这不是自己在朝堂之上所用的平衡如出一辙吗。一家独大不利于朝堂安稳,只有群臣有所争议,才能为天下万民谋福祉。

“这小子,想得倒是长远,如此一来,天下读书人都将出至他的门下,多年以后,不管那个书院拔的头筹,都是他的徒子徒孙。丝毫不影响他立下的目标。”

“承乾,多和你老师学习,就算你将来为帝了,也不可荒废学业,待你老师如初,不可有任何怨言。”

李二欣慰的看着李承乾,穆星辰这个人,连自己都驾驭不了,更何况自己的儿子。

好在穆星辰的想法和皇权不冲突,不管什么时候,皇家和穆家,最起码穆星辰这一代,只能相互妥协,相互依存了。

“儿臣知道。谨遵父皇教诲。”

离书院越来越近,李二的好奇心也越来越重。

高大的城墙映入眼帘,比长安城墙还高出不少。

见到如此高的城墙,李二脸色有些不好看。

“老师说,书院不只是大唐的书院,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哪一个帝王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江山万世不变。为了留给后世子孙一个永远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圣地,这里,不容侵犯。”

这个问题李二不是没想过,自己家成为天下共主的原因他太清楚了,若是后世子孙中有一个如炀帝一般的人物,那这天下大乱,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穆星辰此举,是为了不重蹈覆辙,如五胡乱华时期天下多少典籍流离失所,不见踪迹。

多少锦绣文章,多少珍贵文献都在那段时间遗失或者焚毁。

书院大门连接城墙,是不折不扣的城门。三座高大的城门立在那里,左右两门开着,唯独中间的正门关着。

来到书院大门,早就人山人海了。穆星辰安排侍卫分开大路,李二下了马车走过来。

书院大门已经关上了,一块巨大的红布盖住书院的城门,门前一块高八丈,宽两丈的巨大石碑巍然耸立。

李二到来,书院招生工作正式开始。

侍卫抬过来一尊巨大的青铜鼎,将几支碗口粗,丈余长的香递给穆星辰和李二,一共六支。

祭拜天地,祖宗,先贤。一套流程下来,一个时辰过去了。接下来就是由穆星辰和李二共同揭开石碑和城门的红布。

石碑揭开,龙飞凤舞的刻着天府书院四个大字,石碑通体是汉白玉,四个大字全部贴上金粉,远远望去金光闪闪。

城门的红布揭开,“德才兼备,当堪重任,知行合一,方能始终”十六字分列两旁,城门上方以正楷写着“九州城”三个大字。

大门缓缓由里面打开,一排排侍卫齐步跑出来。随之而来的是城墙上巨大的五星红旗立起来。一排排的守城卫队来回奔走在城墙上。

天府书院实行军管。

作为书院的第一位先生,天权峰文学院院长的李纲宣布书院招生开始。

李二和长孙在穆星辰的陪同下,开始浏览书院,李承乾作为讲解员跟着一路介绍。

主峰山下的三座大殿,礼堂。中央广场,藏书阁…

连接十二峰的天桥,十二峰山脚得小型集市,天池,例会广场……

天权峰上的文昌阁,开阳峰的太极台。轩辕峰的轩辕楼,泰阿峰的泰安苑。

湛卢峰的试验田,赤霄峰的药园,承影峰的印书坊,实验室等。

李二都事无巨细的看了一遍,好在天桥上有专用的先生滑道,可以快速的到达各峰。

这样巨大的工程,看的李二眼睛红红的,这得花多少钱啊。光是那些建造天桥的钢,李二就眼红得不得了。

当看到藏书阁里百万册的藏书,李二再怎么淡定也受不了了。

“朕打算将三子恪四子泰送来书院,也拜你为师吧。将来,其他皇子公主也送到你这里吧。”

“送来可以,拜师就算了,想要拜师,等他们通过主峰山顶无名院的考核再说吧。”

“无名院?”

主峰山顶的大殿李二看过了,其他大殿都有名字,就那座大殿没有,空挂着牌匾,却没有题字。

“有的人为了功成名就,有的人为了生活温饱,但有些人,注定默默无闻,却做着有利于天下,造福万民的事。”

“在这个时代,一切都需要他们自己摸索,有可能一生都会声名不显,特为无名。”

李二不解:“为什么?”

“有的东西,不宜外传,师以夷技以制夷的道理你应该明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也懂吧。”

“难道……”

“嗯。不管是医学,农学,还有即将开始的百科学,都是这个民族未来的底气,不可外传。”

“那大唐的人呢?”

“书院在大唐,我在大唐,就足够了不是吗?”

穆星辰回头看了一眼李二。

帝王的野心来源于足够的底气,不管是军事还是经济,都将是他们实现野心的筹码。

已经灭亡的大隋如此,后世的大清如此,隋以军事经济为本,开运河,征高丽。

清以军事经济为末,吃喝玩乐,闭关锁国,最终丧权辱国,走向灭亡。

穆星辰不希望晚清那种情况出现,废弃的仓库里还有大明制造的先进武器却没人知道使用。

也不希望外族如大明时期拿到火药,最后轰开天朝的大门。

不闭关锁国,和平开放没问题,首先得有先决的保障。就算要打,也是我打出去,不是尔等弹丸之地过来。

这就是穆星辰的舰队一直游走在海外的意思。

李二是懂非懂,不是不明白,而是眼界和格局限制了他。没有经历过那段黑暗的历史,没有人知道外族的可怕。

……

书院招生流程简单,简单的识字即可报名,无论男女,只要年龄在十八岁以下皆可。

报完名后参加考核,第一题就是智力检测。

两条铁丝做成的“回型”模具,只要取出里面的一根铁丝,即为过关。

第二题分为几种,如算学,儒学等学科的书写。

第三关题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何?

第四关是穆星辰对李承乾的三问:

“民贫始于何?民富始于何,民恶始于何。”

第一题是杀威棒,第二天则是放水的。第三题不止考验学生对国家乃至民族的忠诚。第四题纯粹是穆星辰的意思,看看有没有好苗子。

书院招生十日,预计招生千人以上,就看各地学子能不能赶到了,毕竟消息已经传出去半年多了。

就看这帮学子能不能赶上了。不然就要等下次招生了。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