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庭昭在巨鹿军上任以后,湘军由于战败实力大损,导致对边关各邻国的威慑力远不如前,为了防备这些虎狼之敌,所以潇湘的的战略部署,从原来的入侵变成了防守,边疆各军开始扩充,如此一来军队的开支负担就增加不少,导致国库临赤,户部兵部尚书不得不联名上奏向成安皇帝提出裁剪亲军军备的要求,成安皇帝在各方压力下,虽然不甘只能准允,就这样巨鹿军经历了一次20万人左右的大裁军。风林火山四营各裁军五万,杨庭昭自然不甘如此,于是把徐林营,掠火营,各裁军五万,震山营裁军十万。疾风营依旧留下二十万的整编,因为在北方草原上作战,震山营的重甲,陌刀,犀盾,这类重型武器发挥空间远不如疾风营的骑兵,虽然当年在中原决战的时候,震山营的圆阵重步兵是北鞑铁浮屠的噩梦,现在时代变了,震山营已经退出了巨鹿军主力的舞台,在草原灵活的骑兵加上开阔的地理位置,重步兵对骑兵的制衡相当有限制,倒不如机械兵的战车兵辅助重轻型步兵方阵直接面对北鞑骑兵的冲锋。如此一来靠着潇湘装备和弓弩的射程优势,可以弥补马匹质量的不足,疾风营在其他三营限制住铁浮屠的时候,完全可以从两侧化身战场收割机,入场直接冲散铁浮屠。梁继业的老式打法,射骑联动重轻型步兵三角阵冲锋的闪电战术,这样一来对上铁浮屠骑兵的如果中间的疾风营被冲馈,两侧的步兵就只能作为鱼肉等待屠杀,这种打法在中原山区湖泊多的地方屡试不爽总能压制住北鞑骑兵,但是到了北方开阔的地势的效果就有点不尽人意了。所以这也是导致在第一次北伐,决战的时候巨鹿军被铁浮屠单方面屠杀的主要原因之一。梁庭昭这套破虏战法,后来在梁萧跟季书渝手上发扬光大,能做到灵活的方圆攻防变化,统一的轻重骑组合冲锋,远型武器的持续跟准确性几乎完美,这都是后话。梁庭昭从军十年,对北鞑军队的战术的了解的十分透彻,加上自己改革的新战术,让他在以后对北鞑的战争中几乎全胜,这期间,梁庭昭不知道多少次向成安皇帝提出第二次北伐的建议,但是由于第一次的失败教训,让苏恒不得不慎重行事加上巨鹿军被裁军更加让他没有赢的希望,所以十年里苏恒都没有再集军北伐。只是在北鞑南下打秋风的时候,就派梁庭昭带着巨鹿军狠狠的打回去,但从来不敢让他带军深入。都是见好就收。数次迎头痛击也让北鞑对这位猛将有着相当的恐惧,每当见到巨鹿军旗,都会头疼不已……
成安二十六年夏天,燕都城在夜里如往常一样寂静,但此时的皇城内却是暗流涌动,因为病入膏肓的苏恒,已经大限将至了。东宫身为太子的苏易泽正坐着塌上神情严肃,随时准备奉旨觐见。然而他却没有等来父皇的传旨,等来的是黄甲禁军,一个时辰后他就被关进了皇狱,全程眼睛和嘴都是被堵住的,任凭他怎么反抗都没人搭理……隔天早朝,国殇,成安皇帝苏恒驾崩,谥号:潇湘文皇帝,庙号:太宗,金銮殿上侍奉了成安皇帝一辈子的秉笔太监魏谨就宣读了成安皇帝要将皇位传于吴王苏易临的遗诏和太子谋反晋王苏易安不知所踪的消息,一时之间满朝文武骇然,那些个纯臣和太子党不相信贤德的太子会谋反自然是积极为太子发声,要为太子平反,更有那些个刚烈的直接咆哮早朝大骂吴王冤兄弑父谋权篡位,手握二十万禁军的苏易临也不恼怒只是回报他们的是无情的屠刀,这些太子党全部被牵连下狱,就连那些要求公案的大臣也被革职查办,中书右丞寇仲这样的两朝元老都被迫乞骸骨还乡,中书右丞相寇仲,二十八岁中举入翰林,三十岁因御前侍读受太祖爷赏识,此后平步青云,不惑之年便官拜吏部尚书兼太子太傅,在太祖爷给先帝搭的班子中寇仲是主要人物之一,寇仲为人刚正不阿,只忠心于先帝一人,在先帝时期极为受宠位极百官之首官拜中书右丞,可惜这位寇相在苏易临向他抛出橄榄枝的时候,心高气傲的他并未理会,选择依旧做一个只对皇帝效忠孤臣,所以苏易临登基肯定要在这个百官之首的位置放上自己人他这皇位才能坐得稳,由此可见寇仲下台是迟早的事情,索性寇公为人洒脱,既形势如此寇公自去也,在寇仲倒台,太子一党被清理干净之后苏易临进行了一场几乎将京官重洗的官员调动,这场官员调动自然是为了把自己人放在该放的位置,在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后,京城各部官职都已经撤盈补缺,完成调度,唯独中书右丞这个位置一直空缺,其中最有可能坐上这个位置的就是户部尚书秦稷和中书令张病之这两个老牌吴王党,就在朝廷上下都在揣测这个百官之首的位置会花落谁家的时候,宫廷里苏易临一封圣旨颁出。出乎意料的是坐上中书右丞这个位置的居然是当朝太子太傅赵知怀,苏易临这个举动让朝堂之上所有人十分意外,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这个太子党的首脑人物推上这百官之首的位置,其实早在三年前赵知怀就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了,苏易临最终能坐上皇位,还要多亏他屡次里应外合相助,所以事成之后,苏易临自然要兑现承诺,让他位极人臣坐上这百官之首的位置,赵知怀定然对苏易临感恩戴德,更好的发挥他的余热化身炮灰为他冲锋……随着在这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洗礼告终,京城里的风雨逐渐安息了,一个月后苏易临在京城举行登基大典,年号建宏,在登基之后苏易临的第一件事就是班旨召回正在北伐的巨鹿军…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