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章开始听听着这些锦衣玉食娇生惯养的富家公子哥交谈,朱九陵忍不住偷笑。
徐妙锦也听到了这一番话,可她仅仅是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朱九陵发现这徐妙锦不仅生得一副好相貌,皱眉的时候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犹如西子捧心,有种独特的美感。
又四下逛了逛,没有听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朱九陵只能回到座位。
进了这宴会有一段时间了,始终没有打听到黄子澄来了没有。
朱九陵料想这家伙一定是在宴会开始的那一刻才会到,现在即便到了也只可能会在主人家书房攀谈,绝不会轻易露面。
黄子澄究竟为人如何,他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从马清宁这样一个国子监学生都听说过他,必然不会是一个甘于无名之辈。
如果朱九陵知晓黄子澄先前在朝堂上的那一番大论,必然会嘲笑此人是个沽名钓誉之徒。
又坐了一会儿,中央台上陆陆续续坐进来不少大人物。
朱九陵知道,晚宴要开始了。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一个富家翁模样的人走上台。
在场宾客见到此人出现,都纷纷落座。
朱九陵不用猜就知道,此人应该就是本次宴会的发起人,国子监监丞陶谦益了。
陶谦益五十多岁的样子,胖乎乎的肚子挺起,穿着一身宽大的锦袍。
“诸位,欢迎大家驾临寒舍,陶某人不甚荣幸,请就座。”
陶谦益站在台上向四方道。
满庭宾客纷纷落座,朱九陵也顺势找了个位置坐下。
带他来这里的马清宁此时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张桌子上坐的人,他一个都不认识。
按惯例陶谦益讲了一番歌功颂德称赞皇帝的废话,随后才提起这一次宴会的正题。
“在座诸位,大多都在国子监同窗求学过。少部分人如妙锦小姐,虽未入过国子监,但在军中历练多年,对兵家之事了解很多。”
“本次宴会,就是为了集思广益,请大家从各种角度出发,研究一下大军征讨纳哈出的各种可能性。”
“当然,这更多是出于对诸位学子的考量,虽不计入成绩,却也是不可多得的实战课程。”
“诸位的各种优秀意见,将有机会面呈陛下。”
陶谦益微笑道。
朱九陵这才意识到,这老家伙在打什么算盘。
这哪里是一场考量,压根就是找人当免费军师。
有好的计策,自然要送上去,只不过是由谁送上去给皇帝过目,就是个操作性很强的地方了。
再者来说,厅中大部分人,充其量只能算是纸上谈兵,能想出好点子来就怪了。
他猜测这个陶谦益,多半还是为了以徐妙锦为代表的少数人发言。
从陶谦益对徐妙锦的称呼来看,这老家伙是清楚徐妙锦背景的。
就是不知道,徐妙锦的面子居然大到这种程度。
就连国子监的三把手,都要如此恭敬。
朱九陵笃定,无论这个徐妙锦有多强悍,必然也不可能靠自己在这个年纪取得如此成就。
她背后的家世,才是她有如此地位的最大功臣。
只是应天城中,哪个高门大户是姓徐的呢?
朱九陵一时无法判断清楚。
果不其然,陶谦益结束讲话后,厅中议论纷纷。
国子监中本来就崇尚自由的学风,这些学生又都是出身富贵,更加肆无忌惮。
听着耳边这些书生公子们口若悬河,朱九陵无奈皱眉。
纸上谈兵或许有一套,真实的战场是绝对不会像他们所说这样轻松的。
他悄悄瞥了徐妙锦一眼,后者果然一言不发。
不过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徐妙锦再次皱起了眉头。
她的脸色也凝重了不少,显然是对这些人的发言更加不满。
就在这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喝得微醺的公子哥,指着同一桌上的马清宁大声道:“这位公子满脸不屑,想必是对大家所说的话不认可了,不知道你又有什么高见?”
话音刚落,邻桌的几个富家子都纷纷叫好,摆明了起哄。
马清宁涨红了脸,瞪着那个挑事的公子哥道:“姓彭的,不就是我昨日考试考的比你好,你成心陷害我!”
纵然马清宁是个敢女扮男装的大胆姑娘,可在这种公开场合被当众点出,又被成心挑事,颜面上也有些挂不住。
朱九陵听得也像徐妙锦一样皱起了眉头,马清宁这番话说出来倒是痛快,却正中那个彭公子下怀。
听起来马清宁指出了彭公子的险恶用心,可她一出声大家都知道了女扮男装的事。
且如此大庭广众之下,马清宁不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不行了。
这一层,即便监丞陶谦益有意替她解围都没办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