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章开始听铜锣鼓巷95号。
胡同里的槐树叶,被晒得打卷,蝉鸣一阵高过一阵。
刘光奇吃过饭,走出四合院时。
胡同里的日头正烈。
他特意换了件半旧的衬衫,把那块梅花表,往袖子里藏了藏。
越是这种时候,越得藏住锋芒。
清华园。
机械制造学院的校门,依旧气派。
门岗大爷看见他,笑着打招呼:“光奇?这是回学校拿档案和介绍信?”
“是的大爷!”
刘光奇笑着递根烟,心里却在琢磨怎么跟舍友们应付。
一路走进学校。
明明才毕业离校两天,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宿舍楼里,还留着毕业的余温。
走廊尽头的黑板报上,“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的标语,依旧是那么明亮。
刚推开宿舍门,就被迎面的目光锁定。
“光奇!你可算来了!”
“哥几个正说去找你呢,就差你没领档案了。”
老三王建军:“我猜你准是回来拿档案的,系办公室的老师一早就来问过了。”
宿舍里另外几个舍友都在。
见刘光奇进来,纷纷围上来,老大张卫国推了推眼镜:“光奇,李教授让你留校了吧?”
“我前天去系里交表,听见他跟教务主任说你留校最合适。”
“就是就是!”
老四赵卫东晃着手里的搪瓷缸:“咱们系今年就俩留校名额,你要是不上,谁还配得上?”
刘光奇走进宿舍。
往自己空荡荡的床板上坐,指尖划过残留的粉笔灰——
那是毕业前最后一晚,大家用粉笔,在床板上写的豪言壮语,他笑了笑,语气平淡:
“没留校!”
“工作的事还没彻底定,学校说还得等两天消息。”
倒不是刘光奇故意藏一手。
而是一机部的工作太过于惹眼,在没有成功入职之前,他不打算告诉更多的人。
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上辈子他就是从小镇做题家,一路走出来的工科博士,实在见过太多招人妒忌眼红,从而捣乱的例子。
……
……
“没定?”
王建军眼睛瞪得溜圆,手里的搪瓷缸差点脱手:
“不可能啊!咱们系就你是全优毕业生,上周劳资科的老师跟我透底,说你是留校任教重点考察对象。”
“就冲你那几门全优的专业课,留校任教完全够格!”
话没说完,就被赵卫东胳膊肘怼了一下。
他这才反应过来失言!
挠着头嘿嘿笑:“我瞎说的,瞎说的。”
刘光奇心里一动——
原来李教授早就替他铺好了路。
他没接话,转而问:“你们的分配都定了?”
“定了定了!”
老二周明率先蹦起来,脸上是按捺不住的兴奋。
“我分去了仪表厂!正宗一机部直属,昨天劳资科的人打电话来,说让我直接去技术科报到,不用下车间!”
老大张卫国扶了扶眼镜,语气里带着意气风发:
“我比你强点,分配到农机厂设计科,跟着老工程师搞新型收割机,将来评职称都快一步!”
老三王建军最是激动。
拽着刘光奇的胳膊晃:“我跟你说,我运气绝了!”
“我分到了重型机械厂!就是造轧钢机那厂子,听说进去就能参与一些重点项目,工资比同届毕业生高五块!”
老四赵卫东:“我去第二机械厂当技术员!”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
话题绕不开一机部,这个在他们眼里如同天花板般的存在。
对此。
刘光奇则是笑了笑,没接话。
他知道,这些舍友人都不错,可人心这东西,最怕的就是比较。
自己要真把一机部的事说出来……
未必是好事。
……
……
正说着,宿舍门被推开!
系办公室的李老师探进头:“光奇在吗?档案给你整理好了,跟我到办公室签个字。”
说着,对方把刘光奇叫出来。
很快。
刘光奇来到系办。
这里弥漫着旧纸张的味道,李老师把一个纸档案袋推过来:
“你的材料我都检查过了,没什么问题。粮食关系和户口迁移证都在里面,去报到的时候别忘了交。”
“谢谢李老师。”
刘光奇在签收本上签字时,眼角瞥见档案袋上贴着的标签——
第一机械工业部人事司收!
“光奇啊!”
“到了新单位可得好好干,李教授昨天还跟我念叨,说你是他教过最有灵气的学生。”
刘光奇签完字。
指尖触到档案袋的瞬间,忽然觉得手中沉甸甸的。
这袋子里装着的,是他进部的路!
……
走出办公楼时,夕阳正把宿舍楼的影子拉得老长。
忽然听见有人在后边喊:
“刘光奇!”
回头一看,是同系的一个女生林晓燕,梳着两条麻花辫,长相一般,说不上漂亮,但也不算丑。
她几步跑到刘光奇面前。
就见她抬起头,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我知道你要走了,分配的地方肯定很好。”
“我……我关注你很久了,从大一开始。”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我分配到一机部下属的机床厂了,就在西四那边。”
“如果你……如果你将来想找对象,能不能……考虑考虑我?”
刘光奇有些感慨。
虽然这几年,自己也时常被一些女同学,暗示过好感,但像今天这样的表白,倒是不多见。
可惜。
对于眼前的女生,刘光奇并没有多少印象,而且,对方也并不是他喜欢的那一款。
随即,刘光奇语气诚恳道:
“林晓燕同学,谢谢你!但我刚毕业,想先把工作做好,至于找对象的事……以后再说吧。”
林晓燕眼里的光暗了暗。
却还是扯出个笑容:“没关系,我明白。那……祝你工作顺利。”
“你也是。”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