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章开始听信?
刘光奇心里一动,刚要起身。
老爹刘海中已经颠颠地跑出去,几秒钟后举着个牛皮纸信封冲进屋:“光奇!是学校寄来的!”
“快!快拆开!我瞅着邮戳是学校的,准是工作的分配信!”
刘光奇刚把信封撕开个角。
就被刘海中伸着脖子抢了先,他虽然不认多少字,但却跟认亲似的盯着信纸。
当“第一机械工业部”七个字撞进眼里时!
他突然一嗓子:“工业部!真是工业部!我儿子要进部委当国家干部了!”
那嗓门——
恨不得把房梁震下来。
二大妈端着炒菜的锅铲从厨房冲出来,围裙上还沾着油星子:
“啥?啥部位?”
“妈,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工作介绍信!”
刘光奇笑着解释道。
目光则是落在右上角印着水木大学的校徽,右下角盖着“校办公室”的红章。
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工整的小楷:
“刘光奇同学!”
“兹通知你于六月二十五日,上午九点至第一机械工业部,人事处报到,携带介绍信及个人档案……”
刘光奇没工夫看爹妈激动,他的目光落在那张泛着油墨香的介绍信上。
这可不是普通的工作!
而是1958年的第一机械工业部。
要知道!
这个年代的一机部,可是管着无数重工命脉。
多少人挤破头想沾点边儿,而他刘光奇呢?一毕业就踩着青云梯进了一机部的部委?!
“真分到部里去了!我就说我儿子有出息!”
二大妈喃喃道。
刘光奇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向信封内,另外一张介绍信。
不得不说。
这还是他前世今生两辈子,第一次见到这个年代的介绍信。
……
……
工作介绍信——
【机械工业部人事处】:
兹介绍我校【水木大学、机械制造学院】毕业生【刘光奇】同志(男,1939年8月生),于1958年6月修完四年制本科全部课程,成绩优秀,符合毕业标准。
该同志在校期间:
主科《钢铁冶金学》《高炉操作工艺》等成绩均达优秀,具备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与群众工作能力。
经学校党委研究,分配该同志到贵部所属单位工作,其人事档案、粮食关系及户口迁移证已随函转递,请接洽后按政策安排岗位。
此致敬礼!
……
刘光奇看着信上的日期,还有三天时间准备。他把信纸折好放进兜里,刚要说话……
就听见院外传来三大爷的声音:
“他二大爷……”
“听外面说你家有信来?是不是光齐分配工作的事定了?”
接着,就是贾张氏在中院的大嗓门:
“肯定是没分配个好单位,不然早嚷嚷起来了!我家东旭刚才还说,厂里领导都夸他是好苗子呢!”
刘海中听见这话,当即就要出去理论。
被刘光奇笑着拉住:
“爸,犯不着,等我去一机部报到,他们自然也就知道了。”
刘海中想想也是。
把信纸小心翼翼地交给刘光奇:
“对!等你去工业部里上班,我亲自送你到门口,让全院都瞅瞅,我刘海中的儿子是干啥的!”
“我儿子是干部了!”
二大妈已经喜滋滋地往灶膛里添柴,嘴里念叨着:“中午炖鱼,再煎三鸡蛋,给光奇补补!”
厨房里传来“滋啦”一声!
肉片倒进了油锅,香气顺着门缝飘出来,引得院外的阎解成咽了口唾沫,被阎埠贵在脑门上拍了一巴掌。
眼见后院刘海中家准备吃饭,阎埠贵也只得停下脚步。
饶是他脸皮再厚。
也不好意思趁着吃饭的点,刻意再去后院问东问西。
当下只得作罢,转身往前院走。
刘光奇见状笑了笑。
看着窗外飘进来的油烟,听着院里若有若无的议论声,忽然觉得手腕上的手表格外清亮。
这表针每跳一下,都像是在倒数着新生活的开始!
……
第一机械工业部啊!
想不到,系主任李教授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毕业就进部委!
这起点,跟那些穿越四合院,还在为轧钢厂的铁饭碗,挤破头的穿越者们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那些四合院里的家长里短,是非纷争,终将被远远抛在身后。
他拿起那支英雄钢笔,在指间转了两圈。
信上说要带个人档案,看来下午得去学校跑一趟。
想到这里。
刘光奇也是起身,对着厨房喊:“妈,我吃完午饭去趟学校,拿档案。”
“知道了!”
二大妈的声音带着笑意,“多吃两块肉再走!”
刘海中已经开始盘算着该请哪些人吃饭,手指在炕桌上点着数:“一大爷肯定得请,三大爷……”
“嗯,也得叫上,光齐这次分配工作是大事,必须得请客。”
“至于贾家……”
他撇撇嘴:“让他们看着就行!”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