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摊牌了,我是孙思邈
第四章 隐世医学传承(旧版)

躺着跟风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壮年男子恍然大悟,猛地一拍额头,

“唉呀!我怎么把孙道长给忘了呢!”

“来人啊!快去,快去孙道长的药炉,去把道长请过来!”

话音刚落,只见几个小厮,迅速地奔出府去。

……

医馆内。

姜玉还在与老人谈笑风生着,

“我说老丈,您对伤口化脓是怎么看的?”

“怎么?小友对于伤口化脓还有什么疑惑之处吗?”

老人满脸笑容,却带些许疑惑地问道。

姜玉苦笑道:

“在下只是对家中所学了解颇多,对于其他医术,却只略知一二。”

“哈哈哈,原来如此。”

老人觉得姜玉如此年轻,而且看样子没有什么行医的经验,所以不知晓其他派系的医术,也是人之常情。

“那老夫就献丑了,我来给小友说说这化脓之症。”

“道理很是简单,人一受外伤,精气不足,就会引风邪入体,伤口便会化脓红肿。”

姜玉坐在原地,若有所思的样子。

“老人家,晚辈接下来的话,可能会有所冒犯,希望你老不要见怪。”

“小友这么说,反倒引起了老夫的兴趣,但说无妨,老夫定不会见怪。”

老人的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

“那晚辈就接着说了,请问老人家,何为风邪?”

姜玉恭敬地发问。

老人轻抚自己的胡须,脱口而出:

“据黄帝内经所载,风为百病之长,风流动不居,善行数变,有升发向上,向外促使奏理疏泄张开,易袭阳位等特性。”

“身体表面受风邪侵袭,容易使人头晕,出汗,恶风。”

“能与寒,痰,湿,燥,热等病邪联合使人致病。”

听到这里,姜玉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老人家您的医术果然不凡,怕是能和那人称万家生佛的活菩萨孙思邈孙道长相提并论了。”

老人不知怎地,脸好像红了起来,

“老夫怎能和孙道长相提并论。”

“老人家您真是谦虚了,不过晚辈对于风邪理论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哦?”

老人露出惊异的神色。

“风邪是否存在晚辈不知,但是伤口化脓之症,绝对与风邪没有关系。”

“小友,你怎敢如此肯定,自上古流传下来的医家文化,岂能有假。”

面露愠色的老人,大声质问道。

可见姜玉惊世骇俗的言论,对老人引起了多大的冲击。

“老人家稍安勿躁,请您细细听我解释。”

“这可不是晚辈信口雌黄,而是晚辈亲眼所见。”

老人见姜玉表情严肃认真,语气不由得变得柔和起来,

“你亲眼所见,你如何亲眼所见?”

姜玉似在脑中回忆,

“晚辈父母健在之时,家中尚有先祖传下来的,医道神器。”

“通过此神器,晚辈观察过化脓伤口,真正的致病原因,是许许多多微小的虫子,家学称之为细菌。”

姜玉当然没法直接对老人说,自己是从千年之后穿越过来的,这些医学知识都是千年之后的现代医学。

只好假托家传所学,让老人误以为自己是,那些隐世传承的医学世家或者门派。

这样就能给姜玉融入社会,一个合理的理由。

只有这种隐世传承,才会在医术方面与现在格格不入。

老人此时的嘴已经微微张开合不拢了,眼睛也瞪得溜圆,

“居然!居然有如此医道神器!”

“小友,老夫有个不情之情,能不能让老夫……”

姜玉的脸上露出歉意,

“实在是抱歉,晚辈不是不愿,只是双亲逝去之后,家中许多器具,业已损坏。”

老人神色略有失望,

“是老夫唐突了。”

“不知小友,家中传承是何医学世家门派?”

老人的话语中略带期冀,他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蛛丝马迹,了解到姜玉的传承。

“晚辈实在是不知啊,只是从小在父母,祖父身边学习。”

“家人仙逝之后,便遵遗嘱,来到长安这宅子中,开了这家医馆。”

老人听到这里,又急切地发问:

“那小友,你的老家在哪里?”

姜玉听到老人发问,也是有些发懵,老人实在太爱刨根问底,再这么问下去,自己非露馅不可。

“抱歉老人家,先人遗嘱,不可透露老家所在。”

老人听见后赶忙道歉,

“是老夫太过好奇了,抱歉了小友,我猜是家中长辈怕小友独自一人生活,漏了跟底,所以特意交代。”

姜玉装作赞同似的,点头道:

“想来应该也是如此。”

老人喝了口水,心中暗想,

“真是缘分啊,没想到我今日随意一走,居然就找到了一位隐世的医学世家传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