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朱由检站在御案前,指尖划过那份关于吴三桂的奏报,刚才浮现的淡金色字迹虽已隐去,但每一个字都像烙印般刻在他脑海里。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到了。”王承恩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宣。”朱由检转过身,脸上已看不出丝毫慌乱,唯有眼底深处藏着的锐利,像是寒夜里骤然出鞘的刀锋。
片刻后,一个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高大身影快步走入殿内,跪地叩首:“臣骆养性,参见陛下!”
骆养性是锦衣卫的掌印官,一手掌管着大明最锋利的监察之刃。只是这几年大明风雨飘摇,锦衣卫的威势也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暗中探查、缉拿人犯的手段,依旧无人能及。
朱由检看着跪在地上的骆养性,此人虽是世袭的锦衣卫指挥使,却并非草包,只是前些年被朝堂党争磨得有些畏首畏尾。但现在,他需要的不是畏缩,而是雷霆手段。
“骆养性,”朱由检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要你办一件事,绝密,速办!”
骆养性心头一凛,抬头道:“臣万死不辞,请陛下示下!”
“京营千总赵德全,”朱由检缓缓吐出这个名字,目光如电,“此人通敌叛国,计划于城破时打开西直门。你立刻带锦衣卫缇骑,将他及其党羽一网打尽,人赃并获,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什么?!”骆养性猛地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震惊。赵德全在京营里不算起眼,却也算是个老油条,谁能想到他竟敢通敌?而且还是在这京师危在旦夕的关头!
但他不敢质疑陛下的话,锦衣卫的职责就是执行,更何况朱由检此刻的眼神,让他想起了早年那位杀伐果断的天子。
“臣遵旨!”骆养性重重叩首,“请陛下放心,臣今夜必将来赵德全的人头献上!”
“不必献人头。”朱由检摆摆手,“活擒,朕要亲自审他!另外,抄家时仔细搜查,看看他与大顺军的往来信件、信物,一件都不能漏!”
“是!”骆养性再次领命,起身时腰杆挺得笔直,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殿外,靴底踏在金砖上,发出沉稳的声响,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看着骆养性离去的背影,朱由检微微颔首。解决了赵德全这个内奸,至少能保住西直门不失,这是守住北京的第一步。
【叮!成功下达除奸指令,震慑潜在内奸,国运点+5,当前国运点:15】
脑海中突然响起一声细微的嗡鸣,紧接着,那淡金色的字迹再次浮现。
朱由检心中一动,看来这国运点的获取,比他想象的更容易些。只是这15点,能做些什么?
他正思索着,殿外传来了内阁首辅魏藻德等人的脚步声。一群大臣鱼贯而入,个个面色凝重,显然已经得知了太原失守的消息。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跪地行礼,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惶恐。
朱由检扫了他们一眼,魏藻德低着头,看不清表情;户部尚书倪元璐愁眉苦脸,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兵部尚书张缙彦则是一脸焦灼,频频看向朱由检。
这些人,有的是清流,有的是能吏,有的是庸碌之辈,但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大多是手足无措。
“都起来吧。”朱由检沉声道,“太原失守,蔡懋德殉国,李自成大军直指京师,想必诸位都已知晓。今日召你们来,不是听你们哭丧,是要议出个御敌之策!”
魏藻德第一个站出来,躬身道:“陛下,如今京师兵力空虚,大顺军势大,依老臣看,不如……不如暂避锋芒,南迁南京,以图后举?”
“南迁?”朱由检冷笑一声,目光扫过魏藻德,“魏首辅忘了太祖爷是如何定都北京的?忘了成祖爷五征蒙古的雄威?朕曾说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要南迁,你们自己去,朕不走!”
魏藻德被怼得脸色发白,讪讪地退到一旁,不敢再说话。
这时,兵部尚书张缙彦上前一步:“陛下,魏首辅之言虽不可取,但京师兵力确实不足。臣以为,当立刻号召京中勋贵、士绅出资募兵,同时加固城防,死守待援!”
“募兵?”朱由检看向他,“兵源从何而来?粮草军饷又从何而来?”
张缙彦顿时语塞。京中百姓早已被苛捐杂税逼得困苦不堪,哪还有人愿意当兵?至于勋贵士绅,这些年个个富得流油,却视国难如无物,想让他们出钱,比登天还难。
“陛下,”工部尚书范景文出列道,“臣愿捐出家中全部积蓄,招募乡勇,保卫京师!”
范景文是出了名的清廉,他的家产恐怕也不够招募几百人。但这份忠心,却让朱由检略感欣慰。
“范爱卿忠勇可嘉,朕心甚慰。”朱由检点了点头,“但仅凭你一人之力,远远不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臣:“朕意已决,死守北京!即日起,全城戒严,加固城防。魏藻德,你牵头,勒令京中勋贵、士绅捐款助饷,三日内,必须凑出五十万两白银,否则,以通敌论处!”
魏藻德脸色大变:“陛下,这……”
“怎么?你办不到?”朱由检眼神一冷,“办不到,就滚出内阁,换能办到的人来!”
魏藻德吓得一哆嗦,连忙躬身:“臣……臣遵旨!”
“张缙彦,”朱由检又看向兵部尚书,“你立刻整顿京营,剔除老弱,挑选精壮,日夜操练。另外,将城中所有能用的兵器、守城器械清点造册,统一调配!”
“臣遵旨!”
“倪元璐,”朱由检最后看向户部尚书,“你配合张缙彦,保障守城士兵的粮草供应,哪怕是掺了麸皮的口粮,也必须管够!”
“臣……臣尽力而为!”倪元璐苦着脸应道,国库空空如也,他实在不知道去哪里找粮草。
朱由检没有再为难他,这些大臣能做的有限,真正的希望,还在那批隐藏的火器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身上。
“散了吧,各司其职,谁要是敢敷衍塞责,休怪朕无情!”
“臣等告退!”众臣如蒙大赦,躬身退下,走出乾清宫时,不少人还在擦着额头的冷汗。他们感觉今天的陛下,似乎和往日不同了,那股子狠劲,像是变了个人。
殿内再次安静下来,朱由检揉了揉眉心。和这些大臣议事,比批阅十份奏报还累。
“王承恩。”
“奴才在。”
“备马,朕要去一趟昌平县。”
王承恩大惊:“陛下!如今城外兵荒马乱,您万金之躯,岂能轻易离京?”
“无妨。”朱由检摆了摆手,语气坚定,“昌平仓库的火器,是守城的关键,朕必须亲自去看看。你带上一队亲兵,换上便装,我们悄悄去,悄悄回。”
他知道,那批万历年间的火器未必能用,年久失修,说不定早就锈成了废铁。但这是目前唯一的重火力希望,他必须亲自确认。
【是否消耗10点国运点,激活昌平仓库火器状态详情?】
淡金色的字迹再次浮现。
朱由检毫不犹豫:“是!”
【国运点-10,当前国运点:5】
【昌平仓库火器状态:三千二百件火器中,佛郎机炮一百二十门(其中八十门可修复,需工匠十名,三日工时);鸟铳三千零八十支(两千支完好,其余可修复);火药存量约五千斤(部分受潮,需晾晒筛选)。】
【额外提示:仓库管理员周老实,忠于大明,知晓火器保养秘法,可委以重任。】
看到这些信息,朱由检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八十门佛郎机炮,两千支鸟铳,这在此时的大明,绝对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只要修复妥当,足以给李自成的大军一个惊喜!
还有那个周老实,忠于大明,还懂保养秘法,简直是天降的助力!
“王承恩,不用备便装了。”朱由检改变了主意,“传朕旨意,调京营五百亲兵,随朕即刻前往昌平县!另外,让工部尚书范景文,带上最好的十位火器工匠,在昌平城外等候!”
既然有了确切的信息,就没必要偷偷摸摸。他要光明正大地去,尽快将这批火器运回北京,投入城防!
王承恩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刻应道:“奴才遵旨!”
片刻后,五百名披甲执锐的京营亲兵在宫门外集结完毕,个个神情肃穆。朱由检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铠甲,虽不如龙袍威严,却多了几分铁血之气。
他翻身上马,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心中默念:
李自成,你的百万大军尽管来。
这一次,朕不会再让历史重演!
马蹄声响起,一队人马簇拥着朱由检,朝着昌平县的方向疾驰而去。寒风卷起地上的雪沫,打在铠甲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为这支奔向希望的队伍,奏响战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